浅析扬州八怪绘画风格形成的原因

徐伟  来源:《美术界》2008年第11期 发表时间:2017-05-12

摘要:扬州画派是中国美术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以地区命名的绘画流派之一,对其后的画派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外部结合具体的历史、社会及艺术环境,综述性地分析其绘画艺术风格形成原因。

浅析扬州八怪绘画风格形成的原因

徐伟



扬州 (今江苏省江都县)古“九州”之一,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大运河入江口,自古为“淮盐”总汇。也是南北交通要塞,河运集散之地,从古到今,商业繁荣,人文荟萃。

满清统一中国后经顺治、康熙、雍正以至乾隆,可以算得上是“盛世太平”。经历了劫掠后的扬州,由于运河的关系,有重新繁荣起来了,商旅云集,笙歌达旦。这是一个新兴的城市,居民来自全国各地,也没有地方观念和排外性,加以富商们尊重文士,因此,其他地方的文人画家们,也都乐于前来扬州发展,这致使重新繁华起来的扬州成为全国的商人文化中心。所谓的“扬州八怪”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新绘画派别。


一、扬州八怪绘画艺术风格的共同倾向


所谓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色和精神倾向。也就是常说的“画如其人”,艺术风格鲜明的作品,常常是溶合着作者精湛的艺术修养,并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形式来表现作者的喜好,并寄以真挚的感情。所以,艺术风格不但显示着艺术家的智慧、才华和辛勤的劳动,同时也系体现着作者的思想、个性与所处的时代精神。

     扬州八怪处于同一历史时期,且属于同一画派,他们虽然风格各异但也有着共同的一面。首先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的精神实质:生机勃发,欣欣向荣。这也体现了清中叶扬州八怪留给人的总的印象。

1.艺术风格上他们无一例外的从精神上继承了文人画——士大夫画——的艺术传统。在修养方面他们也同时具备了“第一学问,第二人品,第三才情,第四思想”的四个方面。也在文学、书法、金石方面有所成就。

2.在文人画上,他们不但继承而且发展了文人画。表现在:

①诗文。过去题画的诗文,一般都是局限在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圈子里,可是八怪诗画提拔却采用了口语形式这也便于市民阶层所理解。这种口语化的诗文,在郑板桥的诗文里表现得最为突出。

②题画艺术风格。扬州八怪个个都称得上“三绝”。他们的题画更是妙趣横生交相辉映形成了“八怪”画的特点,就是题画字数的多少,字体的大小与画面的位置面积已都不同,但都能达到均衡稳定的画面效果。这一打破常规的随意安排,如同自然而然的韵律节拍一般,使得画中的思想感情更加强烈的渗透出来,也更加张显了他们的个性。

③印章。在扬州八怪的印章作品中常常把口语入章,新奇别致。更标志着他们身份爱好、生活态度的奇思异想。特别是郑板桥、李方膺印章更为突出,如郑板桥的“扬州兴化人”、“十年兴令”、“清藤门下牛马走”等;李方膺有“木头老李”、“还米糊生”、“画梅手段”等印。

④作画题材。他们的作品中除了常见的四君子、松石等,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作品中还有统治阶级所不屑的市民生活题材。如:李蝉的墙头蝴蝶花,李方膺的破盆兰。这一革新使得艺术表现的题材得到了解放,向这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去了。

虽然他们具备以上的艺术风格,但以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言,也不尽相同。如早晚期的风格的不同;笔墨形式的相互影响等。此外,也有内心思想,对待现实的态度方面,也不是多么的一致。


二、绘画艺术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


事物的变化也总是由内因——主观方面和外因——客观方面共同作用来形成的。一件事物的形成也就有了它一定的规律,因此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也是有它的规律可循的。

1.主观方面。①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李蝉、李方膺、高凤瀚、郑板桥四人都曾作过小官。金农曾以写灯笼刻砚台为生。而其共同的一面就是他们都从“十年寒窗”的苦读开始,也就不可避免的接受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的熏陶。也就抱着“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理想与光宗耀祖、显亲扬名的个人打算。当达不到目的时,往往就倾向于老庄与佛家的思想,并在生活上放荡不羁,对统治阶级不满。当郑板桥、高凤瀚、李蝉他们解官后以卖画为生时,他们也才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这也就是郑板桥具有一定的进步思想——阶级平等。这也就是他敢于为山东的在民请命与擅自开仓赈济;为什么会对贪官污吏不满,对欺压百姓的的恶吏痛恨的原因之所在。

②但扬州八怪的思想也未能超越时代,依然被时代阶级所局限。如郑板桥虽然在思想上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他迷信风水,有人为富贵贫贱,是由于天道循环,这也就表现着他的局限性。他讽刺世俗,骂人,骂和尚、骂恶吏是有点玩世不恭,但对封建统治者——皇帝,却从来不敢骂,还常对皇帝歌功颂德。

③扬州八怪的修养也与他们的个人修养有着重要的关系。如郑板桥参以隶楷而成的“六分半书”;画兰叶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金农的“书工八分,小变汉人法,又师国山及天发神濩两碑。”;华嵒的山水人物花鸟能够“纵逸骀荡,粉碎虚空,种种神趣,无不领取毫端”。从前人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与他们的深厚功底有着密切关系的。而其艺术的高度又是有着很多原因的。他们深入生活重视格法。边寿民是画芦燕出名的,他画的芦雁“苍浑奇异,无不入神”,这样的境界正是由于他“每于秋日,结屋荒州”才细致的观察出了芦雁的习性。郑板桥于窗影前得竹影,才对竹子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绘画艺术风格形成的社会因素


1.他们所处的是清中叶的乾隆时代,也正是清朝的全盛时代。这一点也已从《扬州画舫录》的记载中看出,当时扬州的商业运输业和文化的面貌十分繁荣。也是清皇朝政治权力达到顶峰的时期。乾隆的怀柔政策虽然拉拢了知识分子,但民族和阶级的矛盾并未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和。特别是这一时期的文字狱使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无情的迫害,使得表面上的“太平盛世”依然无法掩盖社会的腐败。而八怪他们安贫乐道、不慕虚荣、不阿权贵、同情劳动人民,也正是站在了正义的一方。他们所喜欢的四君子和松石,乞儿和鬼趣,正是对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的有力抨击。

2.扬州当时繁荣的商业经济和八怪绘画的艺术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扬州自古是一个有着传统文化的城市,丰富的文化生活吸引着他们,重要的还有经济方面。他们以卖画为生,而其主要对象是市民,也因为他们在艺术上的富有独创性,不拘谨法度,精神上欣欣向荣,很快便迎合了新兴市民的意识。精神生活上他们乐于过着不受礼教约束的豪放不羁的商业都市商业生活,他们也放下了“士”的架子,敢于和市民交往,这样他们也就得到了当时盐商的资助,也才使得他们由了很高的成就。

3清中叶的学术思想的动向,对八怪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清中叶的学术思想是和清初顾亭林等的启蒙思想有着联系的。顾亭林主张为人要“行己有耻”,做学问要“好古敏求”,也说明做人要有骨气,做学问要继承古人。。也正是受了这些思想的影响,他们才在精神上那样的豪放不羁。

总之,“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受到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在艺术表现上仍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恶名敢于冲破封建社会里的因袭、保守、正统、礼教等观念进行艺术创作,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了。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是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的。

扬州八怪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完成了他们在画坛上的历史使命,扬州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当然也离不开和他们关系密切的盐商对他们的资助。虽然他们在很多方面仍然有着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但他们在美术史上已经赢得了“半壁江山”,他们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扬州八怪研究研究编委会.扬州八怪研究[M].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

[2]李  斗.扬州画舫录[M].文物出版社,1954.

[3]王凤珠.扬州八怪书画年表[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4]卞孝萱.扬州画派研究[M].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

[5]杨  新.扬州八怪[M].文物出版社,198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