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绿云万里图》诞生记

朱其  发表时间:2017-02-11

摘要:中国文化中自古以来不乏诗人画家酬唱合作的佳话,这里介绍的《绿云万里图》就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艺术家有着各自的风格,合作的作品一般很难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因此名家合作的作品应酬性居多,精品极少,《绿云万里图》是由国当代著名画家郎森、赵正能和王献生三位先生跨越京滇两地,历时一年之久共同创作的一幅名画,成就了云南美术史上的一段佳活。

名画《绿云万里图》诞生记

朱其


meishubao/2017021118534071942.jpg


中国文化中自古以来不乏诗人画家酬唱合作的佳话,这里介绍的《绿云万里图》就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艺术家有着各自的风格,合作的作品一般很难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因此名家合作的作品应酬性居多,精品极少,《绿云万里图》是由国当代著名画家郎森、赵正能和王献生三位先生跨越京滇两地,历时一年之久共同创作的一幅名画,成就了云南美术史上的一段佳活。


钓鱼台观画


笔者2011年金秋应邀在北京玉渊潭畔的钓鱼台国宾馆观画,有幸欣赏到了周善甫、袁晓岑、王晋元、郎森、赵正能五位云南书画家的作品。始建于1959年的钓鱼台国宾馆是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事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半个多世纪以来陈列收藏的国家级文物数千件,有不少名家巨制书画,如潘天寿的《雨雾图》、《江州夜泊》,傅抱石的《华山秋色》,刘海粟的《曙光普照神州》,黄胄的《百马奔腾》以及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陈半丁、李苦禅、李可染、吴作人、董寿平等大师的巨幅代表作,其中仅黄胄的画作就达200余幅,可谓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国美术的巅峰之作,也代表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书画的最高水平,在这些珍品中,来自云南的有周善甫先生的行书《春城赋》、王晋元先生的《版纳风物》、袁晓岑先生的《六合同春》、郎森先生与著名工笔花鸟画家龚文祯合作的《梅竹山雀图》和赵正能先生的《云岭牧图歌》均赫然陈列于国宾楼中,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誉和中外嘉宾的好评。


一代文人名画家赵正能开笔


2011年正是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成绩斐然的一年,笔者的一位朋友,拿出一张珍藏多年的宣州特供钓鱼台的玉版宣,以表现“七彩云南生态家乡”为主题,商请赵正能、郎森和王献生等三位著名书画家共同创作一幅中国画。

赵正能是当今中国画坛不多的几位受过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全面熏陶的国画家之一,他青少年时代起受业于名闻海内的大藏书家,自号“二十万卷书楼主人”的原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著名金石书画家梁书农先生,在人文精神本体到传统绘画技巧方面均受到比较全面的磨练。几十年的研习感悟,终成一代文人画名家。正能先生气质仗义沉稳,性格散淡疏放,自负宏才,睥睨八荒,一生嗜酒,无饮不欢,老一辈著名书法周岳年曾为他书联“风雨一杯酒,江山万里心”就是对其艺术人生的写照。正能先生自己常说非酒至半酣,笔不能奇,醉后奋袖提笔,飒飒起间,顷刻淋漓殆遍,朋友在他半酣之际求画,经常得到精品。他是国家级古典园林设计师,云南很多风景名胜区和知名大酒店的园林设计都出自他之手,被我国著名古建筑泰斗,88岁高龄的国家文物局顾问、北京市政府古建专家马旭初先生评价为“山水画成就了赵正能在中国古典园林叠石布景的创意,使他成为当代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一手双绝的南派名家”。经济上宽裕,为人又大度,多年来正能先生很少卖画,没有功利,作品中自然就有一份文人画闲适的高妙。他的画作大多都送给朋友学生,名士风度,是这个时代少有的。《绿云万里图》是2011年新春之际,由正能先生在昆明首先开笔的,只见他从宣纸的右边开始,以披离老笔写下两株落落的劲松,勾皴点染之余别有一股苍老雄健的气势迎面扑来,正能先生画完后在松树右下角铃上了由云南篆刻名手马慈良、孙太初为他镌刻的“赵正能印”和“画隐一生”两方印鉴。一个月后,画被送到云南省文史馆书画院,请书画篆刻家王献生接着创作,献生在画案边思考良久,提笔以淡墨在紧靠两棵超拔劲挺的苍松下,以其飘逸洒脱的草书笔法,写就一方巨石,清幽疏淡的墨韵显出文人画的特有的风韵,献生画完后,在巨石右下角铃下由自己镌刻的“王献生印”这方白文印鉴。这时春城昆明的樱花刚刚绽放,怎料沉疴多年的正能先生竟不幸去世,这幅画成为他最后的绝笔。


郎森教授在北京补画完成


2011年夏天,这幅未完成的画作送到了北京,请著名国画家郎森教授补成,郎森教授展卷良久,深为正能老友的去世而感叹不已,63岁这本是画家厚积薄发的黄金年龄,郎森教授的另外两位画坛老友——王晋元、张建中也是在63岁时不幸去世的,历史上,傅抱石、石鲁等几位画坛大师也是因为过量饮酒在63岁这个年龄段故去的……给美术史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但当提到“七彩云南,绿色家园”这一主题,郎森教授非常振奋,他自幼生活在滇池东岸,成长于昆明山清水秀的环境中。虽离开家乡多年,但“家山有花”的故乡情节使他对云南的山山水水充满了无限的挚爱,他笔下的花鸟无不洋溢着云岭山野浓郁的气息,首都美术界非常熟悉王晋元、郎森两位来自云南的画家,称他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花鸟画的两面旗帜,而且是画坛公认的中国现代新花鸟画大家。当时郎森教授并没有马上动笔,而是一直在思考酝酿,转眼到了11月下旬,恰逢中共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在北京了解到省委、省政府所展现的家乡未来发展的宏图时,花甲之龄的老画家激情难抑,拿出未完成的《绿云万里图》接着创作。看着这幅右起的苍松和中卧的巨石,构图已成了一个险局,这给最后补成的郎森教授出了个难题,但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就是能造险,又能在险中起势,最终险中取胜。经过思考,郎森教授一反自己精擅的花鸟题材,而是以温润的笔触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画出了远山、雪岭、瀑布、森林和彩云,整幅画既体现了三位画家不同的艺术风格,又浑然如一体,协调性之高,十分少见。画面所描绘出的一股浓浓的绿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七彩云南生机盎然的景象,《绿云万里图》是三位当代著名画家对祖国边疆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的美好祝福之作,也是写意画的成功范例,堪称云南题材的当代中国画创作的精品之一,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郎森与“玉龙双璧”的一段往事


年近古稀的郎森教授为人慷慨豪迈,颇具秦汉风骨。他与有“玉龙双璧”之誉的文化名人周霖、周善甫昆仲的一段往事,值得云南美术史的一书。那是20世纪70年代初,“林彪事件”后,“文革浩劫”最惨烈的风暴刚刚过去,云南省革委会文化组安排郎森与丁绍光、姚钟华、王晋元、周菱(女)等画家到滇西北进行创作写生,有一天在丽江,郎森与王晋元相约到古城五一街去看望著名纳西族画家周霖先生,1963年9月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经理兼外交部部长的陈毅元帅推荐下,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美协云南分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纳西族画家周霖国画展览》获得成功,随后周霖作品先后到江苏、安徽、内蒙古、新疆、贵州和广西等地巡展,196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周霖作品选》,开创了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画家走向全国的先河。时任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省委书记处书记赵健民、周赤萍等在生活和工作上给予这位纳西族老画家很多的关心,1965年冬周霖回到丽江继续进行创作,怎料文革一开始,他就在故乡受到当地造反派的残酷迫害,急怒之下不幸中风瘫痪。当郎森、王晋元来探望时,周霖老先生刚能下床走动,但生活非常困顿,老人平日身着一件满是油垢的破棉袄,腰际系着一根旧草绳……从周家辞别出来时,郎森感慨万千地对王晋元说:“这就是我们画画的下场了。”回到昆明后,他俩专门向当时的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兼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文英汇报,希望能把周霖先生从困厄的环境中解救出来,梁部长很重视,决定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助解决周霖老夫妇俩的来昆户口,计划安排住在省文化局宿舍,每月发给生活补贴,并派孙景波(后调北京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主任,著名画家)专程到丽江办理相关手续,据说丽江地、县两级有关部门倒是没有阻拦,最终因为周先生家庭内部意见难以统一,没有能办成这件事。30多年后,谈及此事.郎森教授还很遗憾:“当时丽江批判周霖,因为他是副县长又是全国政协委员,称得上是小县城里面的走资派和名流,如来到昆明是不会被太多人盯的,而且省会城市各方面条件较好,朋友、学生,老先生心情会逐渐好起来的,如果真被接到昆明来,不会短短几年后(1977年)就去逝,若老先生活过“文革”还能画很多画……”。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郎森教授调北京前这段期间,周霖的胞弟周善甫先生是郎森教授在昆明交往、请益最多的老前辈,善甫先生命运多舛,但毕生秉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遍植桃李于海内外,培养了大量人才,善甫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成就卓著、学贯中西并具有独创精神的大学问家,其代表作《大道之行》被誉为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思想性论著,善甫先生也是丽江周氏家族中成就最大,影响最深远,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郎森教授对善甫先生高风亮节的人格风范和他晚年倡导的“运智与运慧”的创作思想尤为膺服,赴京工作前,专门用上好的朱砂精心绘制了一幅《朱竹图》请善甫先生诲正,善甫先生也非常欣赏推重郎森教授,称他是从云南走出去的大画家,对他的艺术给予很高评价,昆明潇潇楼藏有的两件周善甫先生的书法代表作——《行书东坡赤壁赋长卷》、《行书周霖诗五首长卷》都有郎森教授精心配绘的诗画,堪称这两位艺坛大师珍贵的合作。


中国现代新花鸟画的代表人物郎森


meishubao/2017021118531789975.jpg


郎森教授晚号六甲人,云南昆明人,为现代中国画坛不多的几位有很高学术声誉的著名国画家,也是中国新花鸟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著名画家王晋元被公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花鸟画的两面旗帜。

郎森早年师从许敦谷、李广平先生习画。1979年考取“文革”后中央美术学院第一届中国画研究生,师从国画大师李苦禅教授、田世光教授,1981年以荣获“叶浅予奖学金”的优异成绩成为新中国第一代中国画硕士研究生。郎森教授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事业,无论是在云南工作还是执教于北京服装学院,他都全身心投入到高校艺术教育的第一线,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美术人才。近年来他积极响应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号召,回到云南从事创作和研究,绘制了一大批反映祖国西南边疆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的优秀新作,他的巨幅国画《九州晴土》获“全国首届中国画展二等奖。这是花鸟这一题材在国画的学术性大展中获得最高奖项。郎森教授在中国花鸟画现代发展中所进行的开拓性的创新探索,使他成为当代中国花鸟画的领军人物之一。

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协会创会理事,北京服装学院美术系教授、北京市高校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兼美术专家组组长。国内外出版画册多部,其中《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郎森卷》(人民美术出版社)是继王晋元、袁晓岑之后又一位入选这一国家级学术丛书的云南画家。

《风、花、雪、月》四屏画是一堂印森教授艺术成熟期的精品,也是他表现“七彩云南”风光景物和人文精神的主要代表作,郎森教授擅用“比”“兴”的艺术手法,状物抒怀,以大理特有的山茶花、虎头花、雪山杜鹤、洱海弓鱼来体现“风、花、雪、月”四大名胜景观。其笔墨之高华,用色之古艳,线条之凝练,气魄之雍容,构图之典雅堪称当代中国花鸟画的经典之作,十分难得,堪称郎森教授花鸟画的重要系列作品。


文人画名家赵正能


meishubao/2017021118534348208.jpg


赵正能(1949-2011),云南省昆明市人,受业于近现代著名金石书画家、藏书大家梁书农先生门下,后得刘华轩、马子华、周岳年、张苇研、王白纯诸老宿指点,在传统中国人文精神的熏陶下打下坚实的艺术基础,成为当代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文人画家。

赵正能学养深厚,在创作上善于从具有传统意韵的文化思想中凝炼出当代山水画的时代脉搏和艺术精神,使其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被国内外艺术评论界认为是当代在山水画创作领域取得卓著成就的优秀国画家。

2000年春,作为中新两国文化交流项目——《云南画家赵正能画展》在新加坡获得成功,参展的40件画作全部为当地藏家重金购藏,谱写了中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近年来其作品被中南海武成殿、钓鱼台国宾馆、外交部、《求是》杂志社、解放军总后勤部京丰宾馆、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中友好协会,新加坡中国商会等国内外机构收藏。

《翠竹山雀图》是赵正能先生壮年时期的代表作,笔墨灵动洒脱,设色清丽高雅,有一种文雅的书卷之气迎面扑来,为中国现代文人写意画难得的一品。


书画篆刻名家王献生


meishubao/2017021118534072079.jpg


王献生字孟石,号亦僧、一壶、觉一,今年47岁,浙江义乌人。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书法受业于我国老一辈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并随浙派名家杜高杰、单眉月研习中国画和篆刻。1987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是当时全国书协最年轻的会员之一。

书法多次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性书法篆刻展、名家邀请展。获首届“杏花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书法风格简约空灵,独具文人书卷气。发表专著:《亦僧书画》、《王献生山水册》、《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作品鉴赏系列——王献生》、《王献生印存》、《王献生作品选》。编辑出版《云南民间收藏集萃——书画卷》(副主编)。所撰学术论文和评论分别发表于《书法杂志》、《收藏》、《云南文史》、《云南文艺评论》等杂志。是当代中国书法界具有学术地位的著名书法家之一。

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云南艺术学院外聘教授、云南省政协特聘书画家、云南书画院创作培训部主任、研究员。


玉龙双璧——一代哲人周善甫


meishubao/2017021118532467152.jpg

meishubao/2017021118533838847.jpg


周樊(1914-1998年)又名凡,字善甫,晚号六松堂老人,纳西族,云南省丽江县人,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由于在推进传统哲学尤其是儒学现代化进程中所做出的可贵贡献,周善甫先生被学术界公认为“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继艾思奇之后又一位有原创精神的云南籍哲学家”。

历任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云南省民族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云南省诗词协会顾问、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会顾问、云南省南社研究会顾问和昆明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周善甫先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桃李通及海内外。晚年致力于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系统研究,先后出版《简草谱》、《春城赋》、《善甫文存》、《大道之行》、《老子意会》等百多万字的论著,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大道之行》是善甫先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写就的一部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著,被称作是当代儒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善甫先生著述之余,喜爱临池挥毫,他的书法能将丰富而深厚的学养自然融入毫端,每当笔酣墨畅之际,往往毫随神驰,给人的感觉已不是写字而是写意了,故能行笔清正融和,谋篇布局浑然天成,至臻化境,格调极高。其书法以其浓郁的书卷气卓然而立于20世纪中国书坛,成为一代学者型的书法大家。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书法大展,并被我国台湾故宫博物院、钓鱼台宾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收藏。代表作《春城赋墨迹》被国家定为三级文物,珍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对联《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行书马子云诗》行笔潇洒苍劲,结体高古飘逸;谋篇布局清新自然,笔墨中流露出神情骨秀的儒稚之气,尽显大家风范。


玉龙双璧——纳西族画家周霖


meishubao/2017021118530987352.jpg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史上,历史学家方国瑜(1903-1983)、画家周霖(1902-1977)、女作家赵银棠(1904-1993)、哲学家周善甫(1914-1998)、书法家李群杰(1912-2008)堪称是享誉全国的纳西族优秀知识份子的杰出代表。

周霖字慰苍(1902-1977)纳西族,云南省丽江县人,他学养丰富,早岁与其胞弟周樊(字善甫)并誉为“玉龙双璧”。绘画师法任伯年、潘椒石、王铁聋及岭南派诸家,在故乡玉龙雪山的润育下逐渐形成了钟灵毓秀的画风。成为20世纪中国画坛一位优秀的文人画家。

历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云南分会副主席、云南省文联委员、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副县长。出版有《周霖作品选》(196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周霖画集》(1984年云南人民出版社)、《近现代名画家周霖画集》(天津美术出版社2011年)。1963年9月中国美术家协会、美协云南分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纳西族画家周霖国画展》,后又受邀到全国巡展获得成功。

《雪山送货》是周霖先生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反映祖国边疆社会主义建设的“纳西族劳动妇女组画”之一,在当时蜚声全国画坛。画中人物线条设色整饬工细,取法高古,近山雪岭在正统的山水画基础上,打破了程式化得表现,笔墨苍润华滋,赋予山川新的气息和活力,整幅画面扬溢着清腴淡逸之气,体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是画家重要的代表性作品。


meishubao/2017021118534054336.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