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博看伦勃朗前,你需要知道这些故事

阿弥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7-06-13

作为17世纪最伟大的荷兰艺术家和美术史中不可忽略的篇章,伦勃朗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人们不仅对他的代表作《夜巡》等作品耳熟能详,对其半生富足、半生潦倒的人生经历也略知一二:伦勃朗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不仅凭借《杜普教授的解剖课》一举成名,还和其妻儿过着富足的生活。但其生活在《夜巡》面世后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作品受到了质疑,其颇懂理财的贤内助妻子也于同年撒手人寰。此后,伦勃朗的生活便颇为穷困,连最后去世时的棺材都是朋友凑钱买的……

meishubao/2017061317271812050.jpg

然而,伦勃朗的成名并不是故事的开始。虽然其成名作《杜普教授的解剖课》是在其移居荷兰首府阿姆斯特丹之后创作的,但其绘画创作的深厚功底则是在其家乡——莱顿,一步步积累起来的。6月1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的“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则是伦勃朗在莱顿生活时光的回顾。莱顿收藏馆的创始人为美国企业家、收藏家托马斯·S·卡普兰(Thomas S. Kaplan),其在2003年开始收藏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作品,而收藏馆的名字就是以伦勃朗的出生地命名。本次展览将会展出收藏馆收藏的所有伦勃朗的作品,共计11件。这些作品大都作于莱顿,可以让我们对早期的伦勃朗有更好的认识。除此之外,展览还会展出伦勃朗的学生和同期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将会是其早年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有力注解。

艺术天赋与学画生涯

伦勃朗1606年生于莱顿,是九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其父是当地的磨坊主,并在莱顿拥有一些房产。可以说,伦勃朗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伦勃朗早年在拉丁学校接受了精英教育,并在14岁的时候被莱顿大学录取。然而,他从未到大学报到,而是转身投入绘画行业。由于了解伦勃朗的艺术天赋,父母对其学画采取了支持的态度,他们为伦勃朗支付了昂贵的学画费用。从1620年开始,伦勃朗在莱顿本土艺术家雅各布·凡·斯瓦宁堡(Jacob van Swanenburgh)的画室中当学徒,一当就是三年。斯瓦宁堡在意大利生活过15年,彼时,卡拉瓦乔风头正劲,受此影响,斯瓦宁堡的作品也以强烈的明暗对比为特色。因此,伦勃朗绘画中类似卡拉瓦乔的暗绘风格,在这三年的学画生涯中埋下伏笔。1624年,伦勃朗来到阿姆斯特丹,在当时著名的历史画家皮耶特·拉斯特曼(Pieter Lastman)的门下学了半年。

meishubao/2017061317304314506.jpg

伦勃朗,《结石手术》(又名《触觉的寓言》) 、《三个音乐家》(又名《听觉的寓言》),莱顿收藏馆

meishubao/2017061317334351456.jpg

伦勃朗,《失去知觉的病人》(又名《嗅觉的寓言》)、《卖眼镜者》(又名《视觉的寓言》),莱顿收藏馆

本次展览展出了伦勃朗最早创作的三幅作品,皆创作于1624-1625年之间。这三幅作品是其以“五种感官”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中的三幅,分别为《结石手术》(又名《触觉的寓言》)、《三个音乐家》(又名《听觉的寓言》)以及《失去知觉的病人》(又名《嗅觉的寓言》),在最后一件作品中,第一次出现了伦勃朗的亲笔签名“RHF”。另外一幅《卖眼镜者》(又名《视觉的寓言》)藏于莱顿布料厅市立博物馆(Museum de Lakenhal, Leiden)。对五种感官进行描绘,是当时荷兰非常流行的创作主题,然而伦勃朗的表现方式绝不流俗。他通过眼镜可以矫正受损的视力来表现视觉,通过治愈“灵魂哀伤症”的音乐来表现听觉,通过刺激性的挥发盐救助晕厥者来表现嗅觉,通过“结石手术”——一种用来治疗精神病的颅骨穿孔术来表现触觉(当时人们认为,精神病的出现是因为头脑中长出了“疯狂的石头”,需要开颅取出来)。虽然表现第五种感官的作品——《味觉的寓言》下落不明,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其表现方式应该类似于阿德里安·布劳威尔(Adriaen Brouwer)的《喝苦水》:病人喝下恶臭的“万能药”,虽然难以下咽,心中仍然抱着能够痊愈的美好希冀。在这一系列中,伦勃朗将感官进行了具体化和事件化,并与当时复杂而模棱两可的医患关系联系起来——画家描绘的内容都确有其事,尽管治疗效果总是令人怀疑。在当时的荷兰,良医和庸医之间的界限很模糊,药物也和医生的地位一样,既令人尊敬,又令人惧怕。而伦勃朗作品中人物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轻微的嘲笑口吻,都表明了艺术家对这种荒诞现实的批判态度。

meishubao/201706131936399611.jpg

阿德里安·布劳威尔,《喝苦水》,1630年代中期,施塔德尔艺术馆

刚满十八岁的伦勃朗选择挑战流行的“五种感官”主题,目的是炫耀自己的技术和创意。不过很显然,他的作品依旧有些青涩:艺术家并没有完全掌握面部的骨骼分布和身体的解剖结构,身体和脸部的描绘都显得有些程式化,更多是基于范式和技术,而并非出于对自然的观察。但是,年轻画家的非凡天赋和不羁风格,已经在作品中初现端倪。

亲密对手

感官系列作品揭示了伦勃朗和同期画家扬·列文斯(Jan Lievens)的关系。虽然伦勃朗可能看过很多以此为主题的作品(特别是版画),但激发他下笔创作的,很可能是列文斯——列文斯在两年前也以此为主题画过一幅画。此画名为《五种感官的寓言》,描绘了发生在旅馆的风流场景。不管他们早期的关系如何,我们可以从相似的题目和相似的卡拉瓦乔风格中推测出,伦勃朗想要和列文斯进行比拼。本次展览将会展出列文斯的4件作品。

meishubao/2017061317351382148.jpg

扬·列文斯《五种感官的寓言》,1622年,私人收藏

列文斯和伦勃朗是同乡,比伦勃朗小一岁,但成名却比伦勃朗早。他从8岁开始习画,最早在莱顿学习,后来到阿姆斯特丹,跟随拉斯特曼学习了两年。1619年,12岁的列文斯就以独立画家的身份在莱顿出师了。而当时,伦勃朗还在拉丁学校读书,为上大学做准备——尽管从长远来看,此时奠定的人文素养,特别是对人文经典的阅读,为伦勃朗之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这确实让伦勃朗的绘画生涯比列文斯晚了一步。1623年左右,伦勃朗表现出要与功成名就且技艺精湛的列文斯比肩的愿望。于是,在第二年,他也来到拉斯特曼的门下学习。

meishubao/2017061317401012680.jpg

扬·列文斯,《自画像》,1629年-1630年,莱顿收藏馆

1620年代中期到1630年代早期,伦勃朗和列文斯的关系非常亲密。他们描绘相同的主题,然后比个高下,这些主题包括“参孙和达丽拉”以及“拉撒路复活”等。荷兰著名的艺术史家卫特林(Ernst van de Wetering)将他们的作品称为“共生的”——他们曾经共用一个画室,互相模仿,互相鼓励,互相超越。将他们描述为“亲密的同行”并不能完全掌握他们“友谊”的要义,在理解时还要考虑十七世纪的文化环境。“友谊”在当时是具有人文情怀的概念,那是“美德”的一种表现,正如西塞罗和亚里士多德在伊拉斯谟谚语中所说:“友谊即平等”“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他们的关系就恰如邻国的丢勒和莱登(Lucas van Leyden),后面两位会为对方画像,也会创作相同主题的作品。在伦勃朗和列文斯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在《三个音乐家》看到扮成音乐家的列文斯,也可以在列文斯的《玩牌者》中看到扮成玩牌者的伦勃朗。

meishubao/2017061317364984167.jpg

扬·列文斯,《玩牌者》,1625年,莱顿收藏馆

两个人互相督促,共同进步的时光在1630年代早期落下了帷幕。列文斯启程去了英国,而伦勃朗也在来年搬到了阿姆斯特丹。但是,伦勃朗从未忘记过二者的友情。1656年伦勃朗宣布破产时,他还保存着列文斯的8幅作品。

伦勃朗和其学生

友谊的关系也延伸到伦勃朗和他在莱顿的第一个学生格里特·德奥(Gerrit Dou,1613-1675)身上。德奥是伦勃朗最成功的学生,他是莱顿“精细绘画”学派(Leiden school of fijnschilders)的创立者,以用一种异常精细的方式作画而闻名——这种风格正是和伦勃朗那松散粗放的方法相反的。这种作画方式是否得到伦勃朗的鼓励?我们不得而知。本次展览将会展出德奥的9幅作品。

meishubao/2017061317444218501.jpg

格里特·德奥,《腿上放了一本乐谱的淑女》,1640-1644年,莱顿收藏馆

德奥在14岁时成为伦勃朗的学徒。《画架前的自画像》被认为是德奥的作品,这是对伦勃朗作品《工作室中的艺术家》的模仿。不同的是,《画架前的自画像》中的主人公正挥舞着画笔,显示出属于学生特有的一丝不苟,墙上还张贴着一些习作;而在《工作室中的艺术家》中,伦勃朗退到画室的角落,仿佛在掂量作品的构图,显示出一个成熟创作者的风范。尽管构思稍有不同,我们仍然能看出德奥对伦勃朗作品构图和风格的继承,以及他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对导师的崇拜之情。

meishubao/2017061319383874406.jpg

格里特·德奥,《画架前的自画像》,1628-1629年,莱顿收藏馆

meishubao/2017061319391747517.jpg

伦勃朗,《工作室中的艺术家》,1628-1629年,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卡尔·法布里蒂乌斯(Carel Fabritius,1622 – 1654)是伦勃朗移居到阿姆斯特丹之后的学生,颇有天赋。要不是英年早逝(他在一次炸药库爆炸事件中丧生),法布里蒂乌斯很有可能会达到和伦勃朗比肩的艺术高度。本次展览将会展出其名作《夏甲与天使》,此画作于其刚离开伦勃朗的工作室不久。

meishubao/2017061317474320460.png

卡尔·法布里蒂乌斯,《夏甲与天使》,1645年,莱顿收藏馆

法布里蒂乌斯擅于描绘《圣经》和神话题材,常常选择最具表现性的故事片段来表达他对现实的观点。在《夏甲与天使》中,画家展示了其非凡的叙述能力:画中的夏甲非常痛苦,此种表现可以说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产生了某种联系。而高大的天使在其最晦暗的时刻伸出了援助之手。通过真实的细节和仔细的人物刻画,法布里蒂乌斯使得读者深深地陷入了此情此景中。

本次展览还展出了杨·斯坦(Jan Steen)、弗朗斯·哈尔斯(Frans Hals)以及维米尔的众多作品,由于篇幅关系,不在此一一详述。此次展览是荷兰黄金时代画作在中国最大规模的展示,是瞻仰绘画大师作品不可多得的机会。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最好的艺术欣赏方式,还是“在现场”。对于绘画背后的故事,相信现场的展览前言和解说还会提供更多的彩蛋。6月17日,期待与您在国博相见。


文章的史料内容参考莱顿收藏馆官方网站论文:H. Perry Chapman:Rembrandt and The Leiden Collection和Piet Bakker:Carel Fabritius,图片皆来自莱顿收藏馆官方网站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