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寻千载风骨——周逢俊的水墨画创作

邵大箴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6-04-04

       周逢俊,1955 年出生于安徽巢湖银屏山下一个清贫却不乏知性的家庭,银屏山上有九狮,有神花,他从小在山野丛林间担柴探寻,领悟自然山水,忙生计亦体察世间人情冷暖;银屏山上又有异洞、名亭和古寺,是一种天然的滋养,他跟随一位曾任大学中文教师的表舅学习作文,写诗填词,这为他以后诗词的造诣奠定了基础。银屏山那巧夺天工的景致印在脑海里,落在笔端就是一幅幅的家乡山水画,因为他从小热爱画画,并通过自学较早显露了绘画的天分。但是他在“文革后期”因“家庭出身问题”两次报考安徽省艺术院校均未被录取,他曾作诗自嘲:家住银屏云水间,孙山落后事农田。耕闲独醉诗书画,半是村夫半是仙。

       20 世纪 80 年代初,周逢俊暂时收藏起对家乡的眷恋,开始远走他乡,历尽艰辛,鬻画谋生,为的是有朝一日实现描绘心中理想的故乡愿望。他曾在黄山各大宾馆当了五年驻店画家,自称“黄山七十二峰客”“松韵堂主”,但他觉得这些地方并不是自己施展才能的最终沃土,看他的自题便知“欲步前贤承气骨,遥知伯乐在京城”。1995 年夏,他加入北漂一族,闯荡京城,相继在北京画院和中国国家画院首届高研班龙瑞工作室进修结业,为画技更上一层楼打下坚实的基础。用周逢俊自己的话说,“1995年到北京,我才开始真正地学画,先是石涛、梅清,后来对龚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2000年后,直读宋元人的画作。我喜欢烟云满纸的江南林麓山川,更喜欢雄浑的北方大壑空谷,所以我也临摹过李营丘、范宽等大家的作品,并对我在今后的创作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从这样的一个创作脉络来看,周逢俊画作的根基来自于传统,他所面对和描绘的山水实际上是他极其重要的精神之旅,他那高远和深远的构图,既有典型的宋画北派山水那种峰峦浑厚、势状雄强的崇高,又有南派山水那种山光水色、江南烟雨、林木苍松的灵秀,带有神圣梦幻意味的银屏山并非是真正站在其上俯瞰大地全景的地方,而是感受其精神的神秘不朽的一种象征。比如 2007 年的《梦里家乡又一秋》,2010 年的《梦里家山》,2011 年的《梦回银屏山》,2012 年的《银屏山清秋》。他说,“我始终保持感性的自由、创作的冲动和我独特的表达方式。” 唯有对自然、对家乡有深切的关注与体悟,才可能有那种人与山水之间的默契、呼应、对话甚或融合,才可能让观者面对这些纯粹东方式的山水时,油然有一种精神上的还乡或重新认识家乡自然的迫切感和产生美好的憧憬。

       “雅”和“韵”是周逢俊水墨和花鸟画中最重要的特色。“雅”的核心是清、是淡,清淡的核心在心,即心清、心淡。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带有古意的画获得空灵虚静之境界。“韵”在周逢俊所写的《中国画的“韵”》一文中认为:“中国画在艺术精神上是以韵为旨归的。”而这韵又是周逢俊所欣赏并深有体悟及阐发,韵有“风姿”,具“幽玄”之趣,能远则远,能深则深。他自述:“我确实喜欢古风的情调,如婉约、典雅、清丽、疏寒、凄美(悲剧美)……这与我的人生经历有关……我发表的数百首诗词大都是此情调。当然,我的绘画也受影响。”

        德国作家海德格尔曾说过:“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是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的。”周逢俊不仅熟读诗词、古文,还喜欢作诗,尤喜填词,并出版了《松韵堂诗、词、赋自选集》,而他的诗让人感受到一种婉约凄美、缠绵悱恻的情调,从他的画中又可以体会到一种诗的情怀、诗的意境,诗词对他的绘画创作起到了由“内修”到“笔丰”的内涵转变。周逢俊认为,对好画家来说,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给人以生机勃发,充满才情与灵性;重技的画家,劣质不堪,斑驳之中给人以“糙”的浅陋,缺乏的便是诗的滋润,所以他坚持诗意的“性灵”说,一如他充盈诗意的山水画,荒野中的一股清雅,意象迭起中的一曲古韵,在写意中寻找诗境,在诗境中传承前贤之风骨,这见于他的《淡淡云山梦里影》《忆旧屋清秋》《春溪清音图》和《清明祭》等作品。 

       周逢俊是个很有悟性的画家,他的诗词学修养使他的山水画导入了精神的深度,使之画面更为性情盎然,最终形成了诗的意境,他的画的总体特征如同他的诗一样“典雅、清丽、疏寒、凄美”。而他安顿身心,亲近家乡的山山水水,笔墨古韵,趋赴古代人文世界,“独步迷离,似境还非,觅寻千载风骨”,是他艺术创作的重要超越,完成了一次精神的还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