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感知,天空的重构——珍妮特·艾克曼和她的“渔网”

吴柳琦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6-07-22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 作品欣赏

摘要:珍妮特·艾克曼(Janet Echelman),1966年生人,美国艺术家。

echelmanbyericksonweb.jpg

珍妮特·艾克曼

如果有一天你眼中蔚蓝的天空突然被一张巨大的、美丽的渔网所遮盖,那么你很有可能正好遇上了珍妮特·艾克曼(Janet Echelman)的作品。艾克曼原本是一位画家,曾多年居于印度的海边,整日和渔民打交道。当她第一次在印度看到当地渔民工作的场景时,就有了以渔网为作品形式的灵感,并且在与她的助理沟通之后,同渔民一起手工打结编制了第一件装置作品《喇叭裤》(The Bellbottom Series)。

编制空中的巨网这个让人迷醉甚至冥想的浪漫想法,如今早已付诸实践且花费不菲,这已经不是珍妮特·艾克曼和她自己的那个小团队可以完成的了。现今艾克曼每件渔网艺术作品的背后,是一个包括了艺术家、科学家、软件工程师、纺织开发者、景观照明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航空工程师和数据计算工程师在内的庞大专家团体。艾克曼主持的一些公共装置体量十分巨大:有的覆盖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从而改变了城市的天际线,为成千上万人提供地标。尽管项目规模十分巨大,但作品呈现给观众的却是轻盈优雅的视觉感受,它似乎摆脱了重力的影响,随着空中的气流优雅地舞蹈,把风变成了可见之物,让我们似乎在观看一朵云彩,或是一场介于艺术和自然之间的永恒的芭蕾舞表演。

艾克曼的作品考虑了天气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比如承载强风和积雪的能力。个别作品已在空中持续飘浮了超过10年之久,当你看到那精细而近乎柔弱的网状结构,会不由得赞叹它的坚固耐用。大自然实际上为这样的艺术装置提供了原始模型:蜘蛛网能够承载大量的水滴、骨骼和血管支撑了人类或动物的身体、树木在风中随风弯曲但总能屹然挺立。艾克曼灵感的源泉正来自于她对自然界和仿生学的密切关注。她198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在那里她研究了进化论生物学和化石学,特别关注了前寒武纪的单细胞生物是如何最大化它们的表面积等问题。而在今天,她在作品之外同样撒下一张网,网罗了地理学、物理学、历史学甚至政治等各领域的人才。她的作品早已超出一个人的能力甚至是思想所能涵盖的范围,而是艺术界和科学界集体不断挑战科技和人类思想境界的结果。

对于艾克曼来说,艺术和日常生活没有明显的分界,城市就是她的材料:她的网默默地塑造出一个超现实的公共空间。她的作品让我们重新寻找和连接了一个更大、更优美和崇高的空间。在缺乏自然景观的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时刻提醒着人类以外的自然存在。我们往往见到的公共艺术作品都是以大型雕塑的形式呈现,而艾克曼那些浮于空中的网时刻提醒着我们:天空是多么重要的存在,它可被形象化和触摸。

艾克曼的作品让我们想到另一位美国雕塑大师和公共艺术家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其作品《柏林路口》(Berlin Junction)中两块巨大金属板中间狭窄的道路,引导着观众把目光投向天空,这和艾克曼的网可谓异曲同工。截然不同的美学概念却给了观众相似的视觉和心理效果。

艾克曼对佛教中关于轮回、平等和空的概念十分感兴趣,并深受其影响。从她的作品以及创作过程都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点。她向公众介绍作品的时候总是以解释技术细节开场,而从她那些作品的标题,如《跳动的每一秒》(Every Beating Second)、《她的诀窍是耐心》(Her Secret is Patience)、《她改变了》(She Changes),则可以看出其作品背后更深层的禅意 。

于2010年完成的《1.26》可能是艾克曼最为成功和壮观的作品,它把人类的视觉艺术以自然有机的形式推向了又一个高峰。也许是这张网正位于丹佛美术馆旁边的缘故,它看起来更加轻盈灵动,并把千变万化的阴影投射到建筑之上,形成类似极简艺术家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那些墙上绘画一般的效果。流畅运动的形态和阴影爱抚着坚固的建筑物的表面,似乎化解了房子的质量。

1.26 DURHAM, UK, 2015.jpg

珍妮特·艾克曼 《1.26》, 英国, 2015

艾克曼2011年在圣弗朗西斯科机场完成的作品《跳动的每一秒》,把2号航站楼的一部分以有机的形式加以改造,使其巧妙地给了观众思考自然的力量。这是艾克曼第一个室内公共装置项目,她把航站楼的天顶切开一个缝隙以露出天空,再把半透明的彩色网以起伏的花瓣形状缓缓垂下。在这件作品中,自然力量被人为地引入:风和气流都是人工制造的。她用计算机控制气流,让这张室内的大网以预想的方式在空中摇曳。

此前本报所报道的艾克曼最新作品——2016年完成于伦敦最繁华的步行区牛津环形广场的作品《1.8》,与以往作品相比,更加强调人对眼中自然的重新建构:《1.8》为公众提供了和作品互动的机会。人们可以自由地利用手中的智能手机来为作品选择颜色和纹样,并可以利用手指滑动来让它产生梦幻般的涟漪。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作品自然容易获得更大的观众群体和关注。

1.8 LONDON, UK, 2016.JPG

珍妮特·艾克曼 《1.8》,英国伦敦, 2016

天空的艺术并不是艾克曼首先关注和创造的。早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之时,德裔美国艺术家奥托·皮内(Otto Piene)就以《奥林匹克彩虹》震惊了世界,闭幕式上那道跨越体育场的彩虹状气球,可谓“天空艺术”最早的经典之作。然而时隔近50年之后,我们又在艾克曼的作品中看到了艺术对自然的无害介入。同皮内那充满视觉侵略性作品不同的是,这位女性艺术家以“融合”代替了单纯的“介入”行为,探索了人与城市、自然更深层次的关系。

在当今的世界里,尤其是在艺术界,我们已经习惯了用“好”或者“太棒了”之类的词语来形容我们看到的艺术品和建筑。但若要改变我们和世界的对话,就有必要重新发现“好”和“棒”的真正含义。艺术和科技都如此平凡而又不平凡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而在艾克曼的作品之中,我们惊奇地看到:二者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经过提炼,成为改变世界的催化剂。

艺术不仅仅关乎创造性,重要的是它能够创造一个瞬间,让我们能在纷乱的世间停下来,重新审视周围的一切。而见到艾克曼作品的那一刻,就是这个瞬间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