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王平仲 青山周平 ——改变的不只是空间

王雯雯  来源:《中国美术报》第33期 发表时间:2016-11-25

【编者按】无论是北京的胡同还是上海的弄堂,它们静默地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变迁,最终却逐渐隐匿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之中。穿梭在这些狭窄而甬长的街巷里,作为匆匆过客,我们通常会感叹历史在青砖灰瓦间留下的沧桑印记,或许还会寻找老宅中曾经发生的种种故事,却鲜少关注如今仍然生活在这些院落的人们。

自2014年起,一档名为“梦想改造家”民居改造类节目将老旧城区居民的生存现状真实地展现在公众视野之中。35m2、12m2、3.7m2、3.1m2,这些数字对于很多人而言或许仅是家中的闲置空间,但在节目中却成了几代人赖以生存的使用面积。昏暗、狭小、局促的居住空间,难以同时满足整个家庭的需求,而家庭成员生活的私密性更成为了一种奢谈。在互相抢占公共空间的过程中,直接造成了邻里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乃至令原本血脉相连的家族成员形同陌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居住功能,维护家庭成员的生存尊严,设计师在该节目中对狭小的空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改造后众多有温度的作品,令观众通过屏幕真实地感受到了设计为生活带来的转变。本期“民居改造”专题,笔者采访了曾参与过该节目的台湾地区设计师王平仲、日本设计师青山周平。两位设计师通过分享他们的改造体悟,将与我们一同探讨极小户型的空间利用方式,如何打造小而美的生活,以及对于家庭、邻里关系等问题的思考。

 

蜗居生活的无奈与沉重

汪曾祺曾在《胡同文化》一文中写道:“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然而,胡同居民留在老宅的原因,除了安土重迁的情结,更多的却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与无奈。

生于台湾,求学于伦敦,现工作于上海的设计师王平仲,与来自东京,现工作于北京的日本设计师青山周平,他们原本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在国内一档民居改造类真人秀节目中产生了交集,在节目中一起面对复杂而艰巨的改造挑战。

在上海的石库门中,王平仲接触到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夹缝之家”。位于两排石库门夹角处的房子,三面墙壁实际上都是邻居房屋的外墙。传承了90多年的老宅,虽共有3层,但每层面积仅有12m2。房内的走道如“九曲回肠”,本就狭小的房间居然还存在与邻居共有的重叠空间,房屋经过几代改建出现了结构松动、漏雨、电线外露等安全问题。业主一家五口居住于此,男主人患有遗传性血友病饱受病痛折磨,女主人一人肩负着三代的生计问题,爷爷为了给孙子提供更多成长空间,自己只能蜷缩在柜子里入睡。夹缝之中艰难求生,不仅是房子的存续现状,更是业主一家面临的残酷现实。

而在北京的胡同里,青山周平需要同时为大小两户人家进行改造,包含3间房屋以及大杂院内的公共空间。大户业主为了能够为孙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全家五口人居住在位于南锣鼓巷的一间面积35m2的“学区房”里。拥挤的家中毫无私密空间可言,整间房屋仅有一道入户门,三代人睡觉时只能以布帘作为隔断。而小户业主为了满足作为年轻人的社交和生活需要,要求在其两间改造房中实现不同的功能,3.1m2的房中不仅要有厨房和客厅,必要时还需要同时容纳8人聚餐;在另一间3.7m2的房里则要拥有卫生间、卧室,同时兼具育婴房和小卖铺等使用功能。


小空间的大挑战

老旧民居历经几代人的反复改造、扩建和修缮,其内部结构通常不会特别规整。面对小至几平米,大也只有三十几平米的项目时,即使是几公分的误差也会令整个改造方案难以实现,因而小空间的设计需要特别细致和严格。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修正测量数据,往往会不断推翻自己的设计方案,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总结小空间给设计环节带来的挑战,两位设计师给出了相近的答案。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不同年龄段业主的诉求,青山周平认为设计师在面对小空间时需要改变设计思路。在采访中他表示:“在做小空间设计的时候,设计师需要将传统的理解和概念全部摒除,重新思考生活到底需要什么,生活的细节到底是怎样的,小空间设计其实是一个重新思考生活的过程。”针对面积极其狭小,功能却要尽量齐全的改造挑战,青山周平更多地借助了室内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可变性、伸缩性来解决问题。通过对布局的调整和合理划分,更多空间将能够被赋予复合的功能,进而实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在大户型设计中,青山周平为东墙做了嵌入式结构处理,西墙则用带弧度的墙面进行封顶处理,一并解决了耐热和防水的基本需求。室内则大量使用了原木材质,原木色与白色营造出了明亮、通透的空间感受。可升降和组合的收纳空间,复合了多种使用功能,更大程度上提升了空间的使用率。在小户型设计中,3.1㎡的厨房,通过可拉伸的桌子来满足了多人的用餐需求,桌子全部展开时可以拉伸到院子里,房顶上的可滑动格栅能够起到遮阳的功能。3.7㎡的小居室,则参照了中国科举考场“号舍”的设计方法,通过不同高度的木板组合实现茶室和卧室的切换,实现了中国古代设计智慧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谈及小空间具体的改造原则和方法,王平仲总结说:“第一点就是如何让动线缩到最短,从而放大其他必要的空间。从技术上来讲,这是小空间改造的一个基本准则。第二点则是要讲求多功能使用,通过设计多功能空间,使房间能够被完全利用。可以用时间段来划分功能,比如说一个房间,白天可以当客厅,晚上可以当卧室,这就变成了以时间来划分出的两个空间。”王平仲认为:“从技术层面来说,(改造项目中)室内大部分的空间没有被合理利用。我们一般讲空间是指实际可以使用的空间和动线,动线不外乎是垂直动线和水平动线。其中,水平动线就是走道、回廊,如果只给这些空间单一的使用功能就是一种浪费。”为了解决室内采光问题,除打通天窗外,王平仲更利用屋顶间的落差增加了侧窗。此外,依照太阳运行轨迹设置天井能够使阳光覆盖到家庭的每一个角落,这一方案同时解决了空气流通的问题。除此之外,设计师还亲手制作了三盏“夹缝中的灯”,这一细节设计与整体空间相呼应,象征着光明、希望。楼梯口保留的青砖墙,仿佛一条历史回廊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其实,早在2014年王平仲便得到了改造委托,但由于邻居的强烈反对使项目被迫搁置。经过一年的不懈沟通,王平仲最终提出了同时为两家人进行改造的解决方案。他虽然将原本生活空间相互挤压的两户人家一分为二,但又在两户之间的隔墙镶嵌了实心玻璃砖,双方透过实心玻璃砖所透出微弱的光线还是可以感知对方的存在,希望距离能逐渐消解多年来积累的矛盾。

 

不可忽略的设计要素

 

人作为房屋的居住主体,家庭成员不同的生活方式会衍生出不同的需求。王平仲说:“人与人的感情是设计最重要的基础,所有的话题都应该围绕‘人’来展开。”在他看来,空间、人以及人的情感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共同构成了“家”存在的前提。王平仲告诉笔者:“设计必须考虑到跟人有最直接关系的东西。家庭的历史和房子的历史是什么样,有没有办法让建筑和人融合在一起。一个空间如果脱离了人的情感,它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真正被使用的空间,更不能带给人以家的感觉。因此,情感的植入非常重要。”

青山周平也表示,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对于设计而言都至关重要,“我会首先考虑人和人的关系。比如说在这次改造里,我发现家庭成员之间原本的生活状态是很密切的,生活空间是融合在一起的。我并不想把它变成一种封闭的空间关系,因而根据人和人关系的状态推进每个局部的具体方案。”在青山周平看来,改造的最终效果应是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拉近家人间的距离,而不应为了强调空间而割裂了家庭成员间亲情的纽带。

家,是每个人最为熟悉的概念。加斯东·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提出“家宅是我们在世界中的一角。所以我们常说,它是我们最初的宇宙”。

在过去的八年,青山周平长期生活在胡同里,对于胡同文化,他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在这些老城区里,‘家’总是呈现一种比较开放的状态。这里的居民,他们的生活不仅仅是在自己的房间里,更多的生活行为实际上都是在房外完成的。自己的房子和屋外的空间,对他们而言都是自己的‘家’,我觉得这是胡同生活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同时,在与中国朋友的交往中他发现:“城市化进程在中国导致了一种现象,年轻人越来越缺少‘家’的概念。很多人的家乡都在飞速改变,父母现居的房子或许不再是那个承载着他们童年记忆的‘家’了。在我看来,‘家’的含义实际上逐渐扩散到了城市的公共空间。”

为了守护对“家”的记忆,两位设计师在改造过程中都充分利用了房屋原有的特点。或是刻意保留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或是对旧物进行再设计,为居住空间留下历史的痕迹,这些印记见证了一个家庭的过往,更被寄予对未来的期许。王平仲说:“我希望他们不要只想得到最新的、最好的东西,反而把家里值得保留的东西全部淘汰掉。人没有过去,何谈将来?”在他看来,“家”作为一个人的根基,为每个家庭成员标定了人生的坐标,失去了对“家”或喜悦或苦涩的记忆,人终将迷失自己的方向。

邻里

我们虽然时常将“远亲不如近邻”挂在嘴边,实际上却在公寓里过着与周围邻居“咳嗽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日子,很多时候甚至不清楚邻居姓甚名谁。谈及造成邻里间隔膜的原因,王平仲认为:“现代化城市的最大优点是让所有的环境变得更整齐、明亮和优美,但是它产生的最大弊端是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隔阂,人与人之间在无形和有形中树立了围墙,这道墙很难被打破。”

在青山周平看来,项目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刁难和苛责,实际上都是邻居对于内心积蓄已久的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他们宣泄的是对生活现状的不满,而非针对设计师个人。他认为:“胡同生活其实是一种很微妙的平衡状态,院子里的每一个住户都有自己的利益,都希望维护他们的生活习惯,捍卫自己的生活范围。由于人和人之间存在一种很微妙的平衡点,我们在开始改造的时候直接破坏了原来的平衡状态,邻居们各种各样问题就都出现了。”

而对于如何通过设计重新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王平仲认为设计师需要从专业的解读给出解决方案:“我们希望去帮助业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他们长期在一个比较压抑的环境中生存,相对而言防备心一定会比较强,一定要将心比心去理解这些人。当你真正地想要了解他们的怀疑和不确定时,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耐心地沟通,真诚地把想法讲出来。”王平仲希望人们能够看到透过作品传达出来的有形或无形的信息,期待自己的设计可以带给社会更多的反思和正能量。

 

改造,为更有尊严的生活

改造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什么?对于王平仲来说,空间的改造是为了保障人基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的尊严。在他看来:“我们要的不是明亮的光线而是温度。这个温度可以让整个空间和建筑,包括居住在里面的人、植物和动物产生希望,这样人生活着才会有尊严。”因而,为了让身患疾病的男主人能够生活得更加方便和舒适,王平仲在极其珍贵的室内挤出了一个安装液压电梯的空间,解决了他上下楼的难题。同时,王平仲还为男主人建造了工作室,希望他能够有机会在家办公,重拾生活的信心。王平仲对笔者说:“改变一个家庭不难,但是通过设计帮助更多的人,这才是设计真正的价值。”因而,王平仲希望设计方案为业主生活带来的改善应是可持续的,强调“未来”是设计中必须兼顾重要的因素,空间的设计方案需要保证在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依然可以被充分利用,而不能因为家庭成员发生变化,改造后布局就失去了合理性。他解释道:“必须要预测这家的空间实用性在将来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标准,不能只考虑过去和现在,而更多要去考虑将来。”“诗意地栖居”是一种理想生存状态,即便身陷“蜗居”,心仍可宽广。幸福,是不能用空间的尺寸加以丈量的。

青山周平认为:“对我个人来讲,通过这个改造项目让一部分住在北京老城区的人看到了自己生活空间的可能性。他们或许认为这么狭小、灰暗、不通风的环境是无法改变的,认为老城区、老房子只能是这样。但是,当他们看到改造之后的四合院,也会希望自己的房子能够变成这么精致的生活空间,进而努力去改变现状。”他相信此类改造项目将为老城区发展问题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改善居住环境,使更多的年轻人返回旧居、走进胡同,延续建筑的生命与活力,守护一座城市的历史和记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