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纪行

王承善  来源:王承善博客 发表时间:2016-12-16

摘要:晚八时十分,我踏上了西去新疆的列车。此行是甘肃画院朝圣敦煌五年计划第二年的具体行动,安书记、马院长亲自带队前往。我能应邀同行深感荣幸,也深感压力很大,除省画院全体人员外,院外画家只有我一人,我一定要认真对待,好好画,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并借此向李伟、张兴国老师和诸位画友们好好学习。

  meishubao/2017040119451882635.jpeg


新疆纪行


晚八时十分,我踏上了西去新疆的列车。此行是甘肃画院朝圣敦煌五年计划第二年的具体行动,安书记、马院长亲自带队前往。我能应邀同行深感荣幸,也深感压力很大,除省画院全体人员外,院外画家只有我一人,我一定要认真对待,好好画,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并借此向李伟、张兴国老师和诸位画友们好好学习。


       5月7日


      上午,我们来到吐鲁番的著名景点吐峪沟,这里的的农家院依山而建,高高低低,层层叠叠,很丰富,很有地域特色,也很入画,可惜写生的时间太短了,真想多画会儿,回去需仔细琢磨,认真地画画新疆风光。


       5月8日


      下午走进葡萄沟,一直在葡萄架下行走,虽不见满树的葡萄,但隨处可釆摘的桑葚,也让我们尝了鲜。同行者兴致盎然。

5月9日


    上午去库尔勒的途中,又专程去了交河古城下的雅尔湖石窟。此窟是交河古城整体建筑的组成部分,始凿于公元4-5世纪,共有7个洞窟。来吐鲁番三天,看了三处洞窟,唯此石窟得见佛面,让我们真切的看见了许多壁画较完整的原貌。唐诗云:南期四百八十考,多少楼台烟雨中。在这么偏僻的北方,也有这么多的洞窟遗迹,想来南北朝时佛教的兴盛不仅局限于南方。此行的朝圣之旅,我们仿佛听到了遥远的梵音。


meishubao/201704011946087908.jpg

5月9日  


于吐鲁番去库尔勒的大巴车上。


       眼见得车窗外吐鲁番渐行渐远,一种深刻的吐鲁番葡萄的情节始终难以释怀,这五月时节,吐鲁番的葡萄当然没有成熟,我也无法吃到吐鲁番的葡萄,然葡萄地遍布乡间,阡陌纵横,如同内地农村的庄稼地,一眼望去,遥不见尽头。葡萄沟内和农家院中的葡萄架,自成一片片天然的凉棚,为这火熖山下高温的吐鲁番盆地的人们提供了休息与生息的乐园。家家户户的院中还都有一座风干葡萄的凉房,造型别致,山腰间亦随处可见。为吐鲁番盆地又增加了一道独特的景观。而经百日风干凉出的葡萄干,即可供维族人自给自足,还可以给他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种葡萄、吃葡萄、凉葡萄干、酿葡萄酒,吐鲁番人打造出了名杨天下的葡萄文化和葡萄品牌。


     5月9日


     从吐鲁番去库尔勒途中, 从吐鲁番向西,时而茫茫戈壁不见尽头,时而群山高耸连绵不绝,偶尔会穿越一片片绿洲,见排排白杨林中大片大片的棉田,随车行倏然而身后,真是不一样的景致。待接近库尔勒,竟还看到一处极开阔的湿地,芦苇深荡,白鹭斜飞,俨然一处“塞上江南”。


    5月10日 


     于库车宾馆。


    早晨从库尔勒出发,到库车已过午时。于库车吃饭、留连,小城印象倒也闲适温馨。入住库车饭店,见宾馆规模豪华大气,竟也略作吃惊,未曾想如此遥远的县城竟有这般宾馆。大堂的照片显示,有许多名人与政要也曾下塌于此,室内游泳馆、热带植物园颇具规模,且正大兴土木,据说欲斥资两亿元建成五星级宾馆。


    待向新疆最大的佛寺遗址苏巴什佛寺遗址出发时,已是北京时间十九点了。苏巴什佛寺遗址位于库车县城北约25公里,在库车河出雀勒塔山口两岸的洪积台地上。沿途人家皆是典型的维族民居,现代文明的气息几乎不见,农家院中也寻不见吐鲁番农家院中风干葡萄的凉房。车至遗址,同伴们未及下车便兴奋不已,高低错落的古寺及古城残垣静穆巍峨地肃立于残阳夕照中,我们几乎是冲进这一派残照中的古城垣。


     史料称苏巴什佛寺始于魏晋,当时便盛极一时。唐贞观二年,中原高僧唐玄藏朝圣印度时曾于此停留两月之久。公元658年,唐安西都护府移设龟兹后,内地高僧云集,至该寺佛事兴隆,晨钟暮鼓,幡火不绝。其实,从残垣面积即可见当年寺院的宠大规模,亦可想见当年香火之盛了。然而,晚唐则渐趋衰落,十三至十四世纪被遗弃。二十世纪,曾于此发现多颗佛骨舍利,该寺一九九六年列为国家级文物单位。


    问古古寺,觅玄藏足迹,我们愰若置身那高僧云集、香客甚众的繁华,也感到当年来自古印度的佛教文明对古龟兹国及整个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华夏文明影响之盛。佛教东渐直至在我国生根繁衍,为我们传统的儒道之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最终使西来的佛教文明在我国成为儒释道三足鼎立的文脉之宗。



5月12日晨 


      于龟兹研究院。


    住龟兹研究院,梦里一直有河水的欢歌相伴,院门外的河面宽约两三丈,落差不大,倒也平缓舒展,只是哗哗的水声不舍昼夜,亦是令人心舒气畅。依河而行,连绵若屏障的褐色山峰,苍茫雄壮,纹路淸晰,劲鍵挺拔,尽显西部阳刚之壮美。河水与群山,一动一静,刚柔相济,各美其美,仁智之美尽现。景区内虽有数百年古葚树依然枝繁叶茂,但最多见的还是那挺抜瘦劲的白杨树,当下这里的沙枣树花香正浓,晨起信步整个开阔的景区,都有淡淡的花香萦绕相伴,空气淸新凉爽,亦有雀声清脆,布谷深鸣,微风拂面,留连其间醉煞人。


      5月16日


     下午参观完喀什博物馆后,部分画家在高台古城画写生。能拿笔画画就是令人愉快的事,动笔之前我沿古城转了一大圈,边走边拍照片边思考,一组表现古城苍桑的创作已构思出了腹稿。待与大家汇合,他们已经比我多画一个多小时了,赶紧画,好在新疆这边天黑的比内地晚些。

5月18日 


       于喀什到阿克苏的大巴车上。


    在凉风习习、晨光朗照中我们的大巴车正开出喀什,居喀什三天,对这个边垂小城依然知之甚少。但对那两处被这现代化都市环绕着的古城遗址却难以释怀。那两处古城我只记得其中一处的名字叫高台古城。


    住喀什三天,我和几位画家曾三次探访高台古城。


    第一次是参观,初见古城大伙都很激动,纷纷拿起相机,频频摁下快门,以及高低错落、纵横交错的建筑群,极赋画意,自然会感动我们这些画家。


    第二天下午是自由活动,我们拿起画具,不约而同地第二次走进古城。再来古城,我心底便有了以古城为题材认真地构思画出一批作品的想法。独自拿着相机沿古城再次拍照时,心里开始思考画这批画的审美定位:苍桑?新旧城的交错?是纪录还是批判?以及幅式、色调、与技法的选择等等都在心里反复推敲。古城是残破的,到处是残垣断壁,垃圾与污塘,古城中几乎不见现代文明的气息。维族女性爱美、爱干净,长裙飘飘,圣洁而神秘,特别是维族少女,窈窕缓步若仙女凌凡,却飘忽入这般古城而不见,不由得令人悲上心头,挥之不去,让人无端地发出一声叹息。又进尔换位思考古城居民的心理感受和城外人对古城中人的看法。


    第三天是安排大家集体写生,我们便第三趟走近古城,绕城缓步,忽然对古城有了一种亲切感,城中人仿佛成了我的旧相识和旧邻居,这古城也成了我们共同居住与栖息心灵的家园。这使我更想走近他们,更想深入、深刻的了解他们。忽然明白:唯有真实、真切、朴素地去画,方能真诚、深刻地表现古城与古城中的人家。 


      5月18日


      于喀什到阿克苏的大巴车上。


     新疆真是开阔,不知这茫茫戈壁可有尽头?迎面开来的汽车、路边的村庄、戈壁上纵横的电线杆都显出渺小,飘忽不见了踪迹。唯远处连绵的群山、无垠的戈壁和蓝天白云仿佛成了永恒,使我们乘坐的大巴车显得车速太迟缓,始终开不出这片雷同的景致。真是天地何广阔,万物竟渺小!


    行在新疆,最撼人心的是那苍茫巍峨的天山。天山山脉横亘新疆全境,东西长达1700余公里,山形雄浑高耸,纹路淸晰,疏密有致且变化万端,有断壁陡崖,也有静似沙丘的缓峰与低坡,层层叠叠高接云际,大部分山体都是通体裸露而不生寸草,颜色也是红、褐、赭、绿、黑、白色纷呈,交相辉映,巍蔚壮观。海拔四千米以上是生命的禁区,天山的禁区是终年不化的冰川,冰川之水滋养南北疆万物的生息,保障了新疆葡萄、瓜果、棉花等新疆主要农作物的高产。汉时,祁连山、天山并称昆仑山。然而,祁连山的山势与整体气度都远逊于天山。也因此,"天山飞雪"也成为了新疆景观的标志。  


    车行茫茫戈壁,或远或近会穿过一片片或大或小的绿州,一片绿州养育一方生民,新疆农村多是土墙围起的院落,远远望去看不见人家,只能看见无边无际杨树与庄稼地的绿色海洋,这绿色的林海就是新疆人美丽富庶的家园,从炎热的茫茫戈壁忽然走进这一片片广袤、清凉的林海,该是何等的惬意呀!如我们这般远行的路人,忽然远远地看见一片林海也会欣喜与激动。这高高细劲挺拔的杨树,在新疆人心中,更多了一份精神的依恋。


    新疆亦存有很多古城、与古寺院的历史遗迹,从古回鹘到现代的维族,新疆人世世代代生息在这方广袤富庶的土地上,新疆是真正的塞上江南,物产丰富的聚宝盆。


      5月19日


    从阿克苏到库尔勒,又是一天的车程,窗外的景致已经明显不如从喀什到阿克苏的壮丽与开阔了,无尽的戈壁已相伴了千余公里,可以想见,明天从库尔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