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展览】随心所至:当代艺术展

2018-12-22至2019-01-31


艺·凯旋画廊

北京

meishubao/2018121913512650095.jpg

策展人:林松

参展艺术家(按首字母排序):何杰、季大纯、姜淼、李松松、马轲、涂曦、徐弘、徐红明、许宏翔、闫博、杨黎明、尹朝阳、章剑

开幕时间:2018.12.22 16:00

展览时间:2018.12.22-1.31

展览地址:艺·凯旋画廊


艺•凯旋画廊荣幸地宣布将于2018年12月22日举办“随心所至:当代艺术展”,展览将呈现何杰、季大纯、姜淼、李松松、马轲、涂曦、徐弘、徐红明、许宏翔、闫博、杨黎明、尹朝阳、章剑,十三位艺术家的作品。

生于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艺术家是中国当代美术史中非常特殊的一代,五六十年代生人的集体意识、社会意识、鲜明的历史时代特征、符号化标签在他们身上渐渐散去,而新的多元文化、个性化视觉语言追求、内省化的表达方式、东西方当代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商业与市场意识等等又在他们这里聚合、建立与生长,所以他们的艺术探索和实践是美术史中一个特殊的横断面、与过去和未来都不尽相同,同时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个展览里所选择的十几位画家是这一代艺术家的代表者和佼佼者,他们都专注于架上绘画,都经历过市场过山车般的洗礼,在个性风格语言确立并取得相应的认可后又都开始不约而同的变法和升华,甚至推倒重来,所以我说他们勇猛,不破不立。这需要勇气、魄力,更需要定力与耐心,其中肯定充满着波折、挑战、迷茫甚至失败,当然也有发现新方向的喜悦、趋向成功的欣喜和希望,正是不断地思考与积淀,才有更大的进步和提升,他们显得更成熟,更稳健,让我们看到新风格的形成过程,所以说他们在艺术修行的路上,也更加精进。

这一代艺术家的努力和探索历程,让我们看到在时代转折的大背景下,在多元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对当代语境的把握,对个体生命力量的彰显,对艺术理想和风格语言的不懈追求,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文化身份的认同等方面,他们都提供了很精确的案例,也许他们并不全面和完美,也不能代表全部中国当代艺术现状,但他们的立场和态度都做出了正确的回应。


关于艺术家


何杰

何杰,1976年生于湖南,2000年毕业于鲁迅美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同年任教于鲁迅美院附中,2005年毕业于鲁迅美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他的绘画涉及历史学、社会学,以及艺术家的个人记忆和对社会价值的思考,艺术家希望他的作品能直接反映出他本人反思社会的结果。

个人展览包括:“迷人的权力--何杰个展”(艺·凯旋画廊,北京,中国,2018)、“社会雕塑”(巴黎亚洲当代艺术中心,巴黎,法国,2017)、“中国进行时”(艺凯旋艺术空间、皇家艺术学院,伦敦,英国,2015)、“永痕--何杰作品展”(艺凯旋艺术空间,北京,中国,2014)等。他参与的群展包括:“寓言”(艺凯旋艺术空间,北京, 中国,2017)、“游园”(谷仓当代艺术空间,深圳,中国,2017)、“萧条与供给——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百家湖美术馆,南京,中国,2016)、等。


季大纯

1968年生于江苏,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职业画家。季大纯的绘画是没有观念的,至少是没有人们希望和习惯的当代艺术中的那种观念。他的绘画是在空白画面上一些没有关联的形象的堆积,是抽离掉典型特征的人物的聚集,是对现实物像的肆意更改。他在长时间的创作过程中,实现了对于当代精神生活的“寓言”,这种寓言方式是他对于艺术观念及现实路径的梳理,带有浪漫性的诗意或悠然的禅意都是他对绘画的纯粹性和表现力的观念性写照。

他的个人展览包括:“沉默之声”(AYE画廊,北京,中国,2017)、“超现实主义的现实——季大纯”(路德维希美术馆,科布伦茨,德国,2015)、“无家可归”(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14)等。他参与的群展包括:“自•沧浪亭——当代艺术展”(苏州金鸡湖美术馆,苏州,中国,2018)、“艺术赞助人——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展览”(桥空间,上海,中国,2018)、“空白支票——AYE画廊在柏林”(CFA画廊,柏林,德国,2017)、“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意大利,2015)等。


姜淼

1981年出生于吉林省,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职业艺术家,生活工作于北京。姜淼从个人感受出发,创作意象大部分是对内在个性、非物质本性的自发表现,除了细腻地表现超验的想象,女性是她创作以来一直延续的主题,她善于观察并描绘与她年龄相仿、成长于当今社会的青年女性群体,以及她们的情感、意识等。

她的个人展览包括:“始基之轮回——姜淼个人作品展”(虚室合舍画廊,中国北京,2018)、““梦秀”后时代艺术节——姜淼个人作品展”(阶梯美术馆,中国北京,2017)、““印痕”姜淼个人艺术展”(武汉钻石艺术博物馆,中国湖北,2013)等。她参与的群展包括:“工业4.0---转型的力量——2018版画三年展”(湖北美术馆,武汉,2018)、“中国在场——2017海南国际当代艺术大展”(海博会,中国三亚,2017)、”扫一扫——当代艺术2016-2017跨年展”(山水美术馆,中国北京,2016)等。


李松松

1973 年生于中国北京,1992 年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随即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油画专业,并于1996 年获得学士学位,目前工作和生活于北京。他的作品多以老照片为基础,暗示、表现或重述重大政治或历史事件;并以强烈的笔触和色块树立起鲜明且极富浮雕感的绘画风格。最终的作品往往会保留一部分图像原本的痕迹,但在作品与图像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他的个人展览包括:“非修正——李松松作品展”(广东美术馆,中国广州,2018)、“北京之声:北海”(佩斯北京,中国北京,2016)、“李松松”(博洛尼亚现代美术馆,意大利博洛尼亚,2015)等。他参与的群展包括:“New Cartographies: Artist & the Changing Map of Asia”(亚洲协会, 美国德克萨斯,2018)、“艺术史:40x40——从四十位艺术家看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宝龙美术馆,中国上海,2018)、“中国梦,Sandra and David Bakalar 画廊”(马萨诸塞艺术与设计学院, 美国波士顿,2017)等。


马轲

1970年出生于山东淄博,199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获得学士学位,2005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马轲的绘画既有具象的写实,更有意象、心象随机的抒写,游弋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获得表现的更大空间,却又始终在观念的渗入中寻求着某种社会内涵和生存意义。

个人展览包括:“马轲”(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中国,2016)、“成语故事—马轲个展”(Marc Selwyn Fine Art , 洛杉矶,美国,2014)、“证据—马轲个展”(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香港,中国,2013)、“杯弓蛇影”(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中国,2012)等。他参与的群展包括:“绘画界面”(狮语画廊,上海,中国,2018)、“禽兽—纸上作品展”(EGG画廊,北京,中国,2018)、“出类-穿行焦虑的年代”(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中国,2017)、“夏小万 毛焰 马轲三人画展”(N3画廊,北京,中国,2017)等。


涂曦

1982年出生,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写意油画班,2006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他的作品用形状、色彩、材料质感、空间语言制造出一个观众易于进入和感知的现实景观,并非图像本身,而是带有人性温度,个体经验,集体无意识的集合体。

个人展览包括:“观念的皮层”(艺·凯旋艺术空间,北京,2016)、“亲切的疏离感”(北京空间,北京,2013)等。群展包括:“绿光青年艺术家群展”( 艺·凯旋画廊,北京,2017)“青衿计划——青年艺术家联展”(正观美术馆,北京,2016)、“互黑是一把双刃剑”(艺凯旋艺术空间,北京,2015)等。


许宏翔

1984年生于中国长沙,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11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他的作品以架上绘画为主,前期感兴趣于“绘画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目前通过一些个人项目着重探讨“绘画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个人展览和个人项目包括:“黑夜未至-许宏翔个展”(艺·凯旋画廊,北京,2018)、“许宏翔作品展”(圣之艺术中心,北京,2014)、“下地”(湖南,2016)、“李强”(湖南,2016)等。近期群展包括:“视态之问”(广东美术馆,广州,2017)、“东方物语”(中国美术馆,北京,2017)、“向心力”(悉尼美术学院美术馆,悉尼,澳大利亚,2017)、“裂变的流徙”(Kommunale美术馆,柏林,德国,2017)等。


闫博

1970年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2002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材料与表现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在闫博的作品中,色彩的提纯与简化用来表现一种不涉及日常情感的主题性表达,其意图是主观性的,但采用的方法是强烈的反自然主义的。这些清晰的色彩使他的绘画获得了整体构图的抽象与具象符号之间的平衡。他作品中的形象作为一种符号,保持了现实物象的轮廓,但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色彩的区域划分,作为一种抽象的构图元素,呈现出现实中所没有的视觉意味。

个人展览包括:“无题——闫博个展”(鸿坤美术馆,北京,2017)、“焕象——闫博个展”(央美术馆,北京,2016)、“蜻蜓”(閆博個展,东站画廊,北京,2013)等。他参与的群展包括:“向东走——当代艺术邀请展(墨非墨,青岛,2014)、“讲述”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北京、台湾,2010)、“花花世界”联展(广州、上海、北京,2005)等。


杨黎明

1975年出生于四川,1999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职业艺术家,现居住、工作于北京,职业艺术家。他的抽象艺术实践独树一帜。作品画面的“书写性曲线”贯穿各个时期,也是他重要的语言元素,这种元素即源自书法的个人化书写与心灵感应的对应,而曲线运行始终有音乐般的节奏和韵律,则源自他对音乐的痴迷和细腻的体味。这种带有诗意的抽象表达,使画面中不仅蕴藏了古典元素,也彰显了其作品的当代内涵。

个人展览包括:“无相”(艺•凯旋艺术空间,北京,2017)、“空间•律动——杨黎明个展”(LOFT画廊 ,巴黎,法国,2015)、“写——杨黎明个展”(保利香港艺术空间,香港,2015)等。群展包括:“东学西见-中国当代艺术在纽伦堡”(Konfuzius-Institut,纽伦堡,德国,2017)、“中国式书写的维度”(波恩当代艺术馆,波恩,德国,2015)、“无形之形-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展”(卢塞恩当代美术馆,瑞士,2014)等。


尹朝阳

1970年生于河南省南阳市,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职业艺术家,居住于北京。作为七十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尹朝阳的作品中带有强烈的对社会现实的思考。相比当时主流的玩世现实主义和政治波普,尹朝阳的思考方式显得正式而沉重。面对社会的发展和语境的改变,尹朝阳重新审视艺术、传统、时代与自我的关系。

个人展览包括: “尹朝陽在嵩山”(蘇州博物館,苏州,2017)、“尹朝阳:新作”(德玉堂画廊,上海,2016)、“江湖”(亦安画廊,台北,2016)、“寒枝驚雀”(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南京,2015)等。 他参与的群展包括:“写嵩——马可鲁、尹朝阳双人展”(亦安画廊,北京,2018)、“静相——亦安画廊台北二周年展”(亦安画廊,台北,2016)、“自传:当代新绘画展”(宁波美术馆,宁波,2016)、“文兮归来:中国当代艺术展”(深圳美术馆,深圳,2016)等。


章剑

1968年出生于北京,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深受印象派特别是马奈,谢洛夫等人的影响,章剑早期迷恋描绘外光与户外题材,呈现纯净、内省、静谧的日常生活。2000年以后,从印象派过渡到用照片创作,画面以大面积平涂为主,模糊化的处理手法让人联想到格哈德·里希特。最近几年的创作更加主观、自由、表现,是现实与梦境又有些抽象的融合。

个人展览包括:“总有宁静的风景”(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2017)、“静止”(iPRECIATION,新加坡,2013)、“章剑:新作品展”(Galerie Frank Schlag & CIE.,埃森,2011)等。他参与的群展包括:“思考路径”(Frank Schlag & CIE,埃森,2018),“诗意地栖居”(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2016),“年轻的回忆”(La galerie épisodique,巴黎,2016)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