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功名误少儿

李健秋 颜培大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8-03-31

摘要:美术教育肩负着提高未来的国民人文素养,培养未来美术家的重任,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但一段时期以来,这一领域不断有问题产生:一方面,美术教育成果的评定,始终摆脱不了“一刀切”的僵化思维,甚至走入“唯分数论”“美术考级”的陷阱,违反了美术教育的内在规律,其后果令人担忧。另一方面,儿童美术教育,特别是社会性的美术培训(包括美术考级班),又因其自身所蕴含的巨大商机而成为某些人的牟利工具。在利益的驱动下,短期的功利思维遮蔽了长远的教育理想,令许多有良知有责任心的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痛心疾首。本期新闻时评,特约请美术教育界的学者、专家,就美术考级、社会艺术培训和艺术素质测评等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少儿美术考级:荒唐何时休?

□ 何韵兰

美术考级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有历史”“有背景”的话题了。它一直被争论、一直被诟病、一直被“控制”,却一直在漫延和发展,转眼都20年了。

最近有一事让退休多年的我又一次关注到美术考级的问题:有朋友求助,说他6岁的孩子,从小非常喜欢画画,但在进考级培训班半年后,开始拒绝画画。我一看他进班前后的作品,就知道问题所在:是典型的模式化考培(烤焙)的结果。帮他转了学,两次课就恢复兴趣,画得生龙活虎,创意小宇宙大爆发。这类社会现象很普遍,全靠家长辨识。问题在于,这位家长是教育宣传部门的骨干,在这个问题上还会走入误区,可以想象,一般人对少儿美术教育的认知是什么水平。

现在,考级已层层铺开,同时又乱象丛生,连一些参与 “管理”的领导机构都成了考级班理直气壮打出的“旗号”了,比如“文化部(或文联、中国美术学院等)美术考级园区××考点”。

作为一名艺术家,一名少儿美术教育事业的参与者,我和很多专家及一线教师对少儿美术考级持坚决的反对态度。我也曾专门就此征求过教育界、文艺界专家的意见,大家都认为美术考级很不合理!当年华君武先生就明确说,“荒唐!”靳尚谊先生说,“我一直反对,就是反不动!”2001年,60多位专家和政协委员联名提案交全国政协,建议取消少儿美术考级,据我所知,文化部美术处领导也不赞成考级。在各地教育界,反对考级的声音始终未歇:广东省教委曾明令规定,反对14岁以下的少儿参加考级,绝不可以“规范化”的方法去干预少年儿童的创造力;教育部也明文规定,儿童画不考级,考级不许加分。

考级的弊病很多,起码有这样几点:

1.美术创作本身,具有原创性、多样性、个性的特点,尤其是少年儿童美术,更不能要求千人一面。逐级规范的美术考级对艺术本身而言是荒谬,对孩子艺术感觉和创造思维的发展是束缚。2. 美术和其他少儿艺术科目的“二度创作”不同,单考技巧是没有意义的。考级是由一幅画而评定学生美术水平,而正常的美术教育过程,是师生在美育、德育、心理教育上的交流及艺术感觉和审美观念的引领和启发,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而这恰恰是现有的考级和为考级的培训根本做不到的。3.遍地开花的考级培训机构巧立名目的费用不断扩大,当教育也成了一项生意,考评直接和收费挂钩,层层分成,——这种评价体系不但与公民素质要求对立,和国家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也直接伤害、干扰了默默为未来目标耕耘的学校和老师的积极性。4. 当下,少儿美术考级这条利益链已日益“壮大”,甚至已经深入到教育体制内发酵。它的“成功”,直接助长孩子的名利心和家长的虚荣心,成千上万人的参与,肯定也对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5.普及教育还要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艺术教育本来应该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美术教育成本低,最易在边贫地区普及,而费用高昂的考级及连带的培训,虽然放过了贫困子弟,但无论如何不可能在教育公平方面起好作用,反而增加了更多的心理门槛和等级观念。

总之,美术考级的泛滥,助长社会艺术教育以功名作航标、聘金钱当推手,蒙蔽的是人云亦云的家长,危害的却是天真无邪的儿童。它明显与艺术教育价值观对立,却又如此大行其道,归根到底,还是利益的使然:考级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有序的利益链条,反对考级的单位和老师反而会遭到孤立,甚至清醒的领导也难下决心。最初,许多美术老师对美术考级未多加注意,直到收到考级机构的一些“合作协议”,看到里面列出的“考务费6∶4分成”“报名费5∶5分成”等条款,才产生了强烈质疑和反感。当时广州少年宫美术学校就曾拒绝25万的分成费。时至今日,考级仍在漫延,甚至有人还想用“中国特色”打入国际。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已是很大一批人和单位的生财之道。

今天,美术作为视觉艺术,早已不只是国油版雕几个类别,早已覆盖几乎视觉所及,是人类历史也是未来发展的图像见证和文化印迹。因此国家把美术科目作为人文学科,当前更明确要求美术学科以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未来人才为目标,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各方面的素养。这个任务十分艰巨,而现有的教育体制、师资水平,特别是社会认知都远远落后,需要努力跟进。在这样的时代使命面前,成千上万人参与的少儿美术考级,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

在这里,我想说的不是简单的考级和反考级的问题,而是重新提醒有关各方思考:在国家把“核心素养”作为国民培养目标的当下,少儿美术考级到底有没有意义?起到什么作用?这应该是一个明白不过的问题。少儿美术考级何时休?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观点作者文责自负。感谢李力加、朱国华、伍翔南、谢丽芳等老师参与讨论)


缺失的是教育

□ 龙念南

社会美术教育似乎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年代,从幼儿的“创意美术”到应试的“考前培训”,只要有人群的地方貌似就有生源。但是就当下而言,在这“蓬勃发展”的背后,整个社会,从家长到学生、从机构到教师,几乎都在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思考、行动,也就不谋而合地有了大量急功近利的产物存在。具体到少儿美术教育,就是家长和学生想要的如何考学考级、如何获得特长生的称号、如何赢得一个比赛的奖项,最低也是参加一次活动是否能画出一幅好看的画。人们需要的就是“现世报”。而许多少儿美术培训机构几乎是最大限度地、毫无原则地迎合这种社会的需求,因为只要如此即可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所以,当下大量美术培训机构蓬勃发展的背后,最缺少的就是教育。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个纵向的发展过程,它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系统地生成,正因为如此,教育不是也不可能是“现世报”,甚至在具体指向上只是有可能有所回报。教育更多的是对个体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影响,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世报”的诉求,与真正教育之间的根本矛盾就在于此:教育是迎接未来,而“现世报”却要今天就有所收获。

举个例子,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曾参加过一个德国音乐教育的座谈会,那时中国正值“钢琴热”,可还不曾培养出一个世界级的钢琴演奏家。当时的德国专家说,就规律而言,在一万个学钢琴的孩子里,真正有音乐天赋、热爱音乐、能够持之以恒、最后成为世界级演奏家的可能只有一个。但这不是一开始就能看出来的,它需要时间的积淀慢慢显现。那么,中国与德国钢琴教育的区别在哪里呢?中国家长普遍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那个未来最优秀的演奏家,然后按照演奏家的标准去培养,不管过程如何枯燥艰辛,孩子都必须严格加刻苦。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淘汰,最后坚持下来的孩子就成功了。其概率就是用巨大的分母烘托出优秀的分子。而德国家长是怎么看待的呢?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就是普通的孩子,学钢琴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和喜爱音乐,一生有音乐伴随,所以一般不去严苛地要求指法、技法,只要能用心感受就好。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可能一个未来具备高水准演奏技巧的钢琴演奏家被“扼杀”,但是几乎每一个孩子的一生都与音乐有关,至少一辈子都会热爱音乐。当时这位德国专家的精辟分析,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引发了我对美术教育目标的思考。

其实,今天的家长和教师仍然面临相同的问题:你是否明确自己让孩子学习美术的目的呢?

面对“急功近利”的社会现状,今天的少儿美术教育不能空谈理论,那样只能让理想的美术教育永远停留在“乌托邦”。美术教育的从业者要了解现代人的需求,要顺势而为,要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点。但这是一个相当难解的题目。我个人认为,就教育机构和教师而言,若想生存,肯定要适应孩子,特别是家长的需求,但适应不等于迎合,二者截然不同。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是迎合家长需求,而以教育为目的的机构就要首先将利益看淡,适当地通过教育实践让家长看到,美术教育不是仅仅满足于今天画出一幅好画,而是通过美术学习让孩子的能力有所增长,让孩子的生命有艺术陪伴,这才是最大的收获。这就像是“曲线救国”,只要你明白最终目标不是这个,你就要适应,而不是迎合。在具体行为上是“润物细无声”。

从网上呈现的信息,现在全国成规模的校外少儿美术培训机构至少要七八千家了,这就意味着有几万人正在做专职的少儿美术教师。这几万人里又有多少人是为做教育而努力着呢?有多少人将其作为事业而不仅仅是牟利手段呢?大规模少儿美术机构的风靡,给大量的美术、设计类专业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但是却没有人为教师的教育质量作保证,没有人为美术教育意识的缺失买单,没有人为孩子的真实发展负责任。

我个人认为,一个最理想的少儿美术教师应该是,教师自己有艺术创作的冲动,了解什么叫艺术创作,甚至自身就是一名艺术家,同时又具备心理学、教育学背景,能够进行角色转换,而不是像艺术家一样坚持自我。他们既了解孩子,知道孩子各个年龄段的成长规律,又能够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辅导。

总之,对于少儿美术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教育机构管理者、教师提升教育意识与能力,以推动更为准确、体系化的少儿美术教育系统的形成;需要家长要有对于教育本质的理解;需要“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日趋净化。如此,才会真正促进孩子们的艺术感知力和艺术表达能力的获得与提升,培养出积极的情感和人格。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的美术教育之路,需要更多同道者的不断“求索”!


艺术素质测评,拒绝“唯分至上”“一刀切”

□ 段鹏

201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其中,在文件的第八条指出,要“建立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及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此文件的出台,意味着传统作为学校教育中较为不受重视的艺术学科,终于在国家政策方面得到了肯定,美育的重要意义再一次得到凸显和强调。同时,在艺术素质测评及国家重视美育的大背景下,“美术、音乐学科纳入中考”亦成为了一种具体“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然而,对于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及管理者来说,又不得不警惕这样一个事实:基于传统“以考试论英雄”之教育弊病,艺术素质测评很容易陷入一种极端之情况——测评重“筛查”或“选拔”,学生、学校均“唯分至上”。这一点,想必对当下国内教育现实稍有了解的人,都可以想象得出。而可以肯定的是,就教育部鼓励艺术素质测评的教育趋向来看,“一刀切”“唯分至上”的量化考核绝不应该是唯一的测评手段!需知,无论是针对学校教学还是学生艺术能力,“测评”不能只是给出一个考核分数了事——冰冷的分数并不能反映丰富的现实,单一以分数论高下是最彻头彻尾的“应试”,这点已无需赘述。

对此,笔者以为,我们需要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起来。其中的质性评价方式,可以是一份由教育督导者(或学校自身)完成的学校教育质量评述报告,可以是由教师撰写的着眼于学生艺术发展能力的分析报告,也可以是对学生美术学习档案的汇集和整理。在测评的时间轴方面,也需要尽量使得“终结性测评”和“过程性测评”相结合。其中,终结性测评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参考,用以探查学生的资质与艺术发展潜力;过程性测评则是为了建立一种不断反馈的机制,用以强化学生的特质或改进教师教学。

此外,就艺术素质测评的应用范畴来看,全国范围内不应该只有一个标准、一套评量体系和办法。那样的话,势必会出现“捧红一个、唱衰一片”的情景。要知道,中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环境特色等也不尽相同。对此,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素质测评需要考虑城乡差异、地域差异等实际性的因素。测评要真正发挥其促进当时、当地美育事业发展这样一个功效,并能达到“督促地方积极开发利用本地区特有文化艺术资源”的局面。基于此,各地不妨根据教育部之宏观测评精神,研制更加符合自身条件的艺术素质测评的细化方案,以实现“因地制宜”。

再从艺术素质测评的主体来看,素质教育中运用比较广泛的“多主体评价”的方法值得提倡。如果是评价某一学生的艺术表现,美术课标中“鼓励学生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是测评过程中需要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如果是对某一学校的艺术教育实施情况进行测评的话,那么其测评不能仅由单一的教育行政方实施,地方教学督导、学校自我评价、教师及学术意见反馈、当地同级学校的意见评估等都应共同参与进来,成为测评实施的主体。

2015年7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办法》第二条专门指出,“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生的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对学生特长的激励”。这为我们高屋建瓴地指明了“艺术素质测评”所应具备的基本观念。在具体操作办法方面,《办法》还专门针对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划定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并制定了更加细致可行的指标体系及测评方案。其中,三个一级指标又分别下设“课程学习、课外活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校外学习、艺术特长”六个二级指标,兼顾了课堂内外、校内校外、基础和特长等不同维度,很好地体现了以发展为目标的测评导向。这都给了我们基础美术教育工作者一个很好的方向和具体实施办法的建议。

基于上述所言,笔者以为,艺术素质测评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其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于培育有丰富艺术品位、较高审美能力和卓越创造力的未来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仔细研读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重要文件的通知,切实把艺术素质测评放在提升学生素养与能力、改进和发展美育教学的角度上来,要“发展”不要“筛查”,那种传统“唯分至上”、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测评观是该歇一歇了。


(本报文章,版权为《中国美术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