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

简·罗伯森(Jean Robertson)、克雷格·迈克丹尼尔(Craig McDaniel)


匡骁

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



《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聚焦于过去30年间反复出现的七大重要王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与精神性。第一章提供了对该阶段世界当代艺术的个简明的概括,分析了五种关键性的变化(新蜾介的兴起、对多样性的日益关注、全球化、理论的影响以及与日常视觉文化的互动)如伺导致了艺术世界边界的急剧拓展。接下来的七章,每一章部介绍了各个王题:提供了对该主题的历史影响的纵览:详尽地分析了当代艺术家们是如何在具体的作品里对该主题作出回应和表现的:最后是两位在其作品里广泛探索过谚王题的当代艺术家的档案。


基本信息

  • 出版社: 江苏美术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1月1日)

  • 外文书名: Jean Robertson/Craig McDaniel Themes of Contemporary Art Visual Art After 1980

  • 丛书名: 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

  • 平装: 461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简·罗伯森(Jean Robertson) (美国)克雷格·迈克丹尼尔(Craig McDaniel) ;译者:匡骁 

简·罗伯森(Jean Robertson)与克雷格·迈克丹尼尔(Craig McDaniel) 两位都是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普杜大学印第安那波利斯分校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他们合作出版了《绘画语言材料、技术、形式、内容》(2000)等著作。 

匡骁,哈尔滨人,英美文学专业硕士、文艺学博士,现为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讲师。博士论文研究方向为美国当代艺术理论家和美学家乔治·迪基。


目录

序言 
导言 
当代艺术的主题:何为,为何以及如何 
本书导读 
第一章 拓展中的艺术世界 
世界史和艺术史概述:1980至2008 
传统媒介的繁荣和新兴媒介的轰动 
各种声音的涌现 
全球化 
理论大显身手 
当艺术遭遇当代文化 
第二章 身份 
艺术史中的身份 
身份是集体性的或关系性的 
身份政治学 
本质主义 
多样化 
驳杂性 
被建构的身份 
他者性和表征 
解构差异 
身份的流动性 
后身份 
艺术家档案:南希·柏森 
艺术家档案:谢琳·奈沙特 
第三章 身体 
历史上的具象艺术 
身体问题的新面貌 
身体即战场 
身体是一种符号 
表演身体 
身体之美 
性身体 
凝视 
性和暴力 
可朽的肉身 
后现代身体 
艺术家档案:瑞妮·考克斯 
艺术家档案:张洹 
第四章 时问 
时间和艺术史 
表现时间 
时间的具体化 
变化中的时间观 
探索时间结构 
打破时间 
现实时间 
变动的节奏 
探索无穷 
重访过去 
恢复历史 
重组历史 
重塑现在 
纪念过去 
艺术家档案:布莱思·托利 
艺术家档案:科妮莉亚:·帕克 
第五章 场所 
场所的意义 
场所的价值 
历史的影响 
(多数)场所存在于空间中 
艺术品存在于场所中 
审视场所 
寻找场所 
真实的和模拟的场所 
无疆界的空间 
何为公共的?何为私人的? 
居间的场所 
艺术家档案:珍妮特·卡迪夫 
艺术家档案:泰特现代美术馆的联合利华系列展 
第六章 语言 
融入艺术的语言:历史回顾 
融入语言的艺术:历史回顾 
新近的语言理论 
语言使用的动机 
语言产生意义 
呈现语言的形式 
透明和半透明 
空间性和物质性 
艺术家创作的书 
以书为创作材料的艺术 
运用语言的力量 
命名 
直面翻译的挑战 
点息时代的文本使用 
艺术家档案:妮娜·卡查杜里安 
艺术家档案:肯·阿普特卡尔 
第七章科学 
什么是科学? 
作为业余科学家的艺术家 
吸收科学工具和材料的艺术家 
克里奥技术 
生物艺术 
科学的意识形态 
变动的科学范式 
科学是否正处于失控状态?行动主义艺术予以回应 
科学的视觉文化 
科学成像和艺术 
解构科学的视觉文化 
科学展览和档案馆 
流行文化中的科学 
基因组时代的人类分类 
自然真是自然的吗? 
宇宙的奇迹 
艺术家档案:派翠西亚·佩契妮妮。 
艺术家档案:爱德瓦尔多·卡茨 
第八章 精神性 
精神性和宗教 
简要的历史回顾 
几种策略 
形式、材料和过程的操控 
意义和心智的操控 
追寻信仰和心存疑虑 
宗教身份的表达 
直面死亡、厄运和毁灭 
神圣与世俗的融合 
艺术家档案:乔斯·比迪亚 
艺术家档案:比尔·维奥拉 
大事记 
参考文献 
注释 
索引


文摘

版权页: 

 



艺术存在于场所中。古往今来,这个事实构成了无数艺术品产生的美学影响的基本组成部分。另外,由于过去多数艺术都是永久坐落于某一场所,因此艺术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在概念上(有时也在字面上)似乎有着不解之缘。位于西班牙阿尔塔米拉(Altamira)岩洞深处的旧石器时代的墙画,附着在法国沙特尔大教堂(Chartres Cathedral)墙壁上的雕塑,以及让罗马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顶棚熠熠生辉的出自米开朗琪罗之手的湿壁画,都是让人过目难忘的经典。实际上,自古希腊时代至17世纪的欧洲,西方大部分最重要的艺术典范都是直接附着于建筑作品上。 

虽然不是发生在旦夕之间,但艺术与其最初所寓场所之间的密切联系最终还是削弱了。最后,二者的彻底分离出现在大多数作品中。这种分离的一个重要层面是有形的、物理上的。虽然诸如装饰性花瓶这样可以到处移动的小型艺术品古而有之,而油画和雕塑艺术则基本上还是固定于具体的场所。然而大约500年前,架上画作为一种创作实践广泛流行起来,便于携带的图像作品的数量开始呈递增趋势。依赖于特定建筑场所的艺术项目仍在各地广泛进行,包括为特定建筑物设计的壁画和雕塑以及为某个教堂绘制的彩色玻璃窗,尽管如此,对脱离环境的艺术品的策划和制作已变得十分普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