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令人刮目相看

陈宏亮  来源:《中国美术报》第7期 发表时间:2016-11-01


今天的“非遗”传承人学什么?

 早前,很多人对“非遗”或者是传统工艺有一种怀旧、抒情的感觉,但是真正接触后才发现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这打破了原来那种浪漫主义的想象。这些人与原来书本的艺人、工匠完全不一样。这些人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是大学毕业,身份也有了变化,很多都是老师或者研究者、公司老板。

最重要的不是提升传承人的创新能力,而是提升传承能力,传承能力也包含他对传统的理解和反思的能力。因为真正的创新必须从传统中去找。

这些“非遗”传承人对待“非遗”也有了新的认识。作为“非遗”的传承人,原本只是对于所传承的技艺感兴趣,想继承的也只是单纯的技艺,但通过培训,接触了这么多的“非遗”传承人,他们突然发现,他们传承和继承的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不是某一项技艺。很多人认为创新就是把各种各样的东西糅合在一块儿,或者只是简单贴上一个中国纹样的标签,现在他们发现,创新一定是基于传统的基因,必须得知道这个东西原来是怎么回事,经过精心的转换才行。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觉得自己提高最多的是对于传承的理解。

 

文化的力量

其实古代的工艺制作不计成本,为皇家制造,集所有工匠的智慧,精益求精地制作,所以出时代精品并不奇怪。另外是文人介入以后,能创造一些更好的东西,如明末的文人工艺,其实是文人从事设计,然后让艺人去制作,其工艺是为文人或者为达官贵人服务的。那个阶层的人文化品位很高,这也迫使工匠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苏州大学有个研究生的论文就是研究“苏作工艺”。苏作工艺为什么能单独作为一种风格?是因为明清时期江南的人文气息浓厚,另外文人直接参与设计,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工艺制作。

从“80后”这一代开始,中国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准迅速提升。这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经济的提升、文化层次的提高,中产阶级的形成有关,现代的工艺品是为这批人服务的。工艺的繁荣与否,与社会的大背景、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提高是直接相关的。经济繁荣,生活精致,对工艺的要求更高,所以工艺发达的地方经济必然繁荣。

就像河南的钧瓷,以前铜红釉的呈色温度很难掌握,基本上是“十窑九不成”,现在技术水平各方面都提高了,比如说温度控制等比古代先进,达到了“十窑九成”的水平。而且在造型上有很大的变化,尤其像韩美林这样的人去了之后,带来一股创新的风气,每一个人都在想着创新。客观的讲,和古代的工艺水平比,现代工艺水平可以说已经超越北宋时期。他们已经开始有了学习古人,而且超越古人的苗头,超越古人不是原样照抄、复制古人,而是经过精心的转换,去创造一个能够与古代工艺水平相媲美的高度,所以不能厚古薄今。


变或不变

这些“非遗”学员本身有技术,困惑主要集中在创新上。他们在课堂上争论最激烈的就是“非遗”到底变还是不变,传承还是创新,一条腿走路还是两条腿走路的问题。这说明他们在认真的思考,但限于理论水平,有时候就在概念上打转,不能厘清问题的根源。说白了,就是亟需提高认识和观念,而培训正好可以提升他们这方面的水平。应该说,如今时代变了,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变了,“非遗”也不可能不变,所以绝对的传承是不存在的,唯一不变的是变。变是必然的,关键是怎么变。外部形式、造型可以改变,但美化人们生活的本质、内核不变,尤其是文脉不能改变。

其实这些传承人本身艺术水准就比较高,他们更愿意作出改变,更愿意在创新方面动脑筋,通过培训又提升了观念和审美趣味,所以他们应该很快会出现质的转变。从这些传承人身上,清华大学教授陈岸瑛说看到了希望,因为这些人和以前那些老艺人完全不一样,因此他对当代工艺越来越有信心,相信当代的工艺一定会达到很高的品位。所以“‘非遗’进清华”,让传统工艺进入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进入传统工艺,综合提升了“非遗”传承人的艺术造型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和文化思考能力,促进了“非遗”技艺在当代的传承与转化。通过研修,补“非遗”传承人群文化修养之缺、美术基础之缺、设计意识之缺、市场意识之缺;通过研修,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发现生活之美、传统工艺之美和现代设计之美。■


相关文章